這學堂裡的每一位學子都是新學的種子,他們將會撬動儒學的根基,讓這棵在華夏大地上傳承幾千年,早已經腐朽不堪的大樹轟然倒塌,從而開啟大明的萬世之基。
很難,但很有挑戰性,有希望就會有曙光!
“奴婢拜見大王。”
到了永王府內學堂,三名得知訊息的侍奉太監立即到門口迎接。
“都起來吧。”朱厚煒臉上掛笑,在三名太監的臉上掃過,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三名太監也是永王宮中專門侍奉的存在,不過沒有到任興和洪濟貼身的程度。
不過就算任興和洪濟也不敢輕視他們三個,因為這三人可以算作是永王的學生,如今儼然已經是學堂的教習。
學堂裡的教習除了他們三個還有幾名夫子,讓純正的儒家讀書人和太監一起教學,夫子肯定不爽,但是不爽也沒走。
因為永王給他們的待遇是一個月五石糧,吃住全包!
這待遇都快趕上縣尊了……
為了貼身利益,為了養家餬口,幾位夫子只能放下身段,藏起讀書人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和幾名太監一起成為教習。
不過夫子們教認字背書,這三位太監還沒開始授課,一旦正式授課,將會教授數學、物理和化學。
後世有句話說的好,學會數理化走遍全天下,儒家的讀書人這輩子要是不能中試,那就是一個米蟲,因為他們壓根就不具備謀生的手段,可學了數理化的,根本不用擔心出路,哪怕做個賬房先生,也能養活全家。
為了埋下這些撬動儒學的種子,朱厚煒完全當得起未雨綢繆這四個字,在他穿越幾年後,當他能拿的起筆的時候,就憑藉超強的記憶力,將一直溫存在腦海裡面的數理化知識給默寫成冊。
程度有多深不敢說,談微積分、這個語言那個語言也是扯淡,但是讓幾本教材涵蓋了小學、初中和部分高中的知識,則完全不是問題。
不過這些知識都太超前,很多甚至不要說是見,就是聽都沒聽說過,比如最常見的方程式,在如今這個時代的大明和天書其實沒什麼兩樣。
朱厚煒還記得這三個傢伙被自己選中然後學習數理化時候的表情,他們當然不敢問自己主子為什麼知道這些,哪怕朱厚煒早就有了搪塞的理由,他們也只把這些歸納為主子是生而知之的天縱之才。
三位太監在永王府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鑽研,但凡不懂的地方就請教主子,十來年如一日下來,多了不敢說,去後世初中當老師完全不成問題。
之所以選擇三個太監來學堂當教習,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朱厚煒身為親王,總不可能閒著沒事幹天天當老師吧,客串一下還有可能,專職?
那還是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