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被噎了一下:“基本就是你說的這樣。”
羅煒其實挺懷疑所謂的海外仙島保不齊就是開元真武學府的,雖然沒什麼確切的證據,但據他所知,開元學府的創始人名叫盧元琛,一開始,這間修真學府並不避世,後來發生了重大的變故,這才不得已遷移至海外。而遷移的時間可以追溯到朱溫的後梁篡唐那年,也就是所謂的開平元年,即公元907年。這麼一來,時間、姓氏、大體的位置也就能對上了。
而且他也發現一件事,他負責的四大名著小世界,凡是書裡頭寫出來的都按照書裡的,但書裡沒寫的,也各自有他的前因後果,尤其是與歷史相關聯的那部分,雖然會與這邊記載的有那麼些出入,但小世界人物的記憶基本能和這邊的歷史對的上號。可見,宋徽宗告訴高俅的這些家族秘史,極有可能是真的在歷史上發生過的。
羅煒邊思忖邊來回摸索小印,同時也不忘提問:“這麼說,歷史上記錄的趙光贊說是早夭,實際上人家是斬斷塵緣當神仙去了,而這枚金香子小印就是趙匡胤派人從他那裡求來的,解決金匱之盟禍患的寶貝?!”
高俅繼續道:“實際上,後人僅僅知道,太祖求來的是岐王用昔日太祖所贈的小印製成的破局法寶,具體是個什麼樣子,連太宗都記不太清了,可能世間對這枚小印還有印象的,除了太祖、岐王以及楚王之外,便只有太祖的那位親信了。時隔多年,太宗意外得知了破局法寶之事,但那時,楚王早已薨逝,派人去查,只在英國公府邸查出一封楚王的手書,上頭也只草草交代了這件事,並且說已經按照太祖的旨意辦理妥當,讓後輩以觀後效,至於具體細節並沒有說得太清楚。”
羅煒不免有些納悶:“那你,或者說宣和先生怎麼確認這枚小印就是這件東西的?難道就因為金香子三個字?”
高俅從羅煒手裡接過東西,再度細細端詳,好一會兒很肯定的說:“是這個沒錯,因為太祖請回來的法寶名曰‘九眼鎮龍印’。”同時,將印面指給羅煒看。
羅煒之前就注意到了金香子三個字邊上確實有不少眼睛似的紋理,還真沒數過具體數目。但細細數了兩遍之後,疑惑的抬頭:“不是說九眼嗎,只有八個呀。”
高俅用指頭點了點睚眥口中的眼珠子:“這就是第九個。皇族之人,身具天選龍氣,哪怕是真神都要避讓三分。太宗雖未見過此物,卻也找了些高人進行問詢,得知開國太祖龍氣最盛,以他親手製作之物為引,配上神仙手段,方可以逐漸奪回轉移的龍氣。”
羅煒還是不太明白:“光憑一枚小印就能奪什麼龍氣,感覺挺扯的?”
高俅繼續道:“當然不止,當初杜太后的遺旨置放與金匱之中,這金匱一套兩隻,最早是擱在杜太后案頭上的。岐王讓親信帶回小印的同時,捎來的口信便是,‘將九眼鎮龍印置於另一隻金匱之內,九代之後,龍氣自歸。’。”
羅煒這下明白了,同時趕緊繼續戳手機查北宋南宋的皇帝譜表,不提那些追封的,從宋太宗開始算,北宋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宋欽宗;南宋宋高宗、宋孝宗,等等,宋孝宗趙眘(shèn),算起來不就是趙德芳的嫡系後輩嗎?而趙德芳正是趙匡胤的親信回來後聯絡的那位楚王。這麼說,北宋8代加上南宋1代,還特麼真應了“九代之後,龍氣自歸”的說法。
又盯著眼珠子看了一會兒,羅煒尋思著,難道,這就是趙光贊藉著趙匡胤的餘威,用眼神“殺死”趙光義一代又一代的表現形式,眼珠子的數量也剛好是9個,大約是瞪死一代是一代?!
不過現實中,羅煒還從來沒聽說過九眼鎮龍印這麼個玩意兒,並且按照高俅的說法,宋徽宗也只是從他們老趙家的傳承密檔裡看到過這玩意兒,並且因為從來都沒見過實物,一直都直把這件事當個傳說,直到襄陽王趙珏突然出現,跟他提起這東西,再配合自己來這裡之後查到的宋史,徽宗他老人家這才慌了。
很明顯,無論是羅煒這邊的歷史還是水滸的歷史,九眼鎮龍印的結局都是不知所蹤,但在三俠五義的小世界,歷史因為趙珏這麼個不存在的襄陽王而發生了改變,至於這東西到底是怎麼到的趙珏手裡,估計又是某些蹊蹺所致,至於蹊蹺是什麼,反正高俅是不太清楚的,恐怕只有等宋徽宗回來才會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