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名著反派救助站> 第298章 還真歪打正著懷上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98章 還真歪打正著懷上了 (1 / 2)

丫鬟流蘇這三天的生活很苦逼,原因是他們家向來勤於政事的刺史大人居然整整三天沒有走出夫人的正房了,連原本覺得大人實在太過勤勉,支援他難得鬆散一下的管事李彪都不淡定了。他雖然不敢擅闖夫人的正房,卻也安排了丫鬟婆子輪班隔著門窗進行勸導,只可惜沒什麼卵用,一天多時間,房間裡的粗喘呻·吟幾乎都沒有停止過,床架那咯吱咯吱的聲響聽著跟快散架似的。

三天前的清早,流蘇還很慶幸大人和夫人不但芥蒂全消,而且更加恩愛。直到近四個時辰之後,安保堂的於老大夫登門問診,正房的大門依舊沒有開啟。這下大人跟前的管事李彪、正院的管事李娘子、以及流蘇這個貼身丫鬟都慌了。

在李彪的一力堅持下,李娘子領著幾個粗使婆子破門而入,正屋裡靜悄悄的,等進到冬暖閣,眾人才發現,大人和夫人居然正在做著那事,頓時把一干僕婦羞臊得落荒而逃。流蘇雖然是慣常在大人和夫人行房時伺候的,基本也只是隔著一道門聽令行事,還是頭一回直面這種場面,因此整個人都驚呆了。要不是冷不防聽到大人吼了一個“滾”字,令她找回了理智,估麼從此之後就再沒臉在夫人身邊服侍了。

誰知,第一日的破門事件只是個開始,第二天剛過午時,裡頭傳出來不和諧的聲音眼見著攀升,直至離著正房十來步遠都能聽得一清二楚,整個正院頓時都呆不住人了。其他人還能遠遠的避開,作為夫人的貼身大丫鬟,流蘇卻不得不留守正院看情況,整個衙門陷入恐慌和愁雲慘霧之中,連身體每況愈下,久不管事的夫人陪嫁的奶嬤嬤都被氣暈了過去。

如果說刺史府的管事李彪夫婦這幾天的日子過得戰戰兢兢,丫鬟流蘇過得苦逼憋屈,那麼身處第一線的羅煒和鼉潔那就是生不如死了。

起先,劉洪和殷溫嬌因為中了曼陀羅花迷香,羅煒生怕被人發覺不妥,為此他和鼉潔甚至藏身床底下,在於闖入的下人們對上的時候,在床底下把床板頂得吱哇亂叫。後來,不知道是迷香的效果逐漸退散,還是助性的藥物起了作用,劉洪漸漸的甦醒,卻也在醒來的第一時間開始了為期一天兩宿不停歇的魔音貫耳,期間這對夫婦就跟失心瘋了一般只顧著那啥,完全無視了周遭環境的變化,以至於那位傳說是殷溫嬌乳母的老太太豎著闖進來,橫著被抬出去,使得羅煒愧疚不已。

主院門口,丫鬟流蘇憂心忡忡的盯著正房的大門,正房裡頭,羅煒和鼉潔已經習慣到麻木,就著“背景音樂”品茗下棋。當然,這倆貨雖然擺弄的是白玉墨玉製成的高檔圍棋,卻是面色凝重的追尋五星連珠之道,俗稱下五子棋。

鼉潔又堵了一條通路,似是想起了什麼:“這都多久了,我怎麼覺著不對勁,你灌的這個藥到底是助性的還是要人命的?”

羅煒的面色也不好看:“這都不間歇的搞了兩天了,你才覺出不對來,勞資特麼早就發覺了好吧!”

鼉潔作勢就想起身:“那你怎麼還跟個沒事人是的,我們龍族之人兩天都是極限了,萬一劉洪就這麼一命嗚呼了,豈不糟糕。”

羅煒就這麼靜靜的看著他,直到把人看毛了,鼉潔一屁·股坐下:“你幹嘛不勸著我,攔著我?”

羅煒白他:“勸你幹嘛,攔你幹嘛,你要是好意思這會兒跟之前那位似的,直闖東廂房,把劉洪扒拉下來,我就敬你是條漢子!”

鼉潔老臉一紅:“這……這不合適啊,咱們同為八十四號救助站的兄弟姐妹,正所謂兄弟妻不可欺,我要是跑去把劉洪從他媳婦身上拽下來,這事不好說更不好聽不是。”

羅煒接話道:“其實吧,比起日後被唐僧活殺,剖心挖肝的死法,這會兒死在他心愛之人肚子上未必不是好事。而且我也挺好奇的,劉洪如果現在就死了,洪江龍王那邊還扣著死鬼陳光蕊的企圖是不是就泡湯了?”

………………

正所謂“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琉”,又有詩云“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令後人無限遐想的大唐的盛世風光就在眼前,羅煒卻只能跟條鹹魚似的,無論心裡多焦躁,也不得不躺平等待命運的宣判。

他也不知道自己是為什麼腦子一熱,竟然想出個這麼損的主意來,要是換做正常的世界,劉洪和殷溫嬌別說再造出個孩子了,十成十能直接死他手裡。可偏偏,這對夫婦在病了半個月之後,突然元氣滿滿生龍活虎了起來,不但殷溫嬌之前的病症全消,連被鼉潔冰凍後又廢寢忘食操勞得高熱不止的劉洪都一夜之間脫胎換骨了似的。

閒散的日子又過了一個多月,這日,隔著一道屏風,羅煒和鼉潔邊吃著暖鍋邊聽壁腳。根據各種考據,辣椒這玩意兒是明朝時期引入華夏的,正式發揚光大卻是清乾隆之後的事情。可僅憑這點就說華夏沒有吃辣的傳統,也沒有無辣不歡的吃貨那就大錯特錯了,光是在江州城的街面上,他就瞧見過數種帶有辣味的佐料,像是花椒、胡椒、茱萸(yú)、芥菜籽等等。

前兩個就不用說了,哪怕到了現在都還是廚房常備的調味料。茱萸又名越椒,帶有一個椒字,味道屬性就很直白了,但是要注意,這玩意兒有微毒,少吃一些可以調節味道,吃多了就要遭罪了。芥菜籽磨成粉被稱作芥辣,也就是現代人認知中的黃芥末,因此,那些個日料控們可以上一邊涼快去了,什麼刺身什麼芥末的,追根溯源還不是泱泱華夏飲食文化輸出的受益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