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茉則默默的拉住紅孩兒的衣角:“紅哥哥、叡哥哥和環哥哥去哪裡,小茉也要去哪裡。”
就這樣,2拖31,羅煒一行以總共33人,應該是33妖,呃,反正是33個或人或妖的浩蕩隊伍佔據了此次鯨鯊號寶船旅客的半壁江山,並且遭遇了其他同行者的矚目與不敢招惹。
………………
鯨鯊號寶船風馳電掣了小半天終於到了岸,讓羅煒這個從不暈車暈船暈飛機的傢伙生平第二次感受到這種翻江倒海的難受。下船的時候,全船近70名客人,就他一隻弱雞面色慘白,小腿打飄。上回歸來是十八公和拂雲叟聯合把他架下來的,這回扶著他的還有十八公,另一個則換成了沐知春。
久違的明礁港碼頭,久違的北極之家,羅煒對這裡的懷念表現在即便再難受,也趕緊讓沐知春租了艘蕉葉船,一刻都不帶停留的趕緊離開這塊坑死人不償命的地方。
蕉葉船顧名思義,形似一片香蕉的葉子,扁扁的,葉柄處高高翹起,頂端嵌有碧盈盈的盤龍紋飾。據說這個盤龍紋飾是開元真武學府的校徽。最大的一艘蕉葉船一次可以搭乘30人,羅煒一行人數雖然超標,但裡頭小孩子不少,擠一擠居然剛剛好。
搭乘蕉葉船就比鯨鯊號寶船舒坦得多了,羅煒終於可以划船不用槳,行船也不用風帆了,這場海上的自在之旅其實是可以當做一次蜜月旅行的,前提是身邊沒有這麼多電燈泡。
羅煒其實挺好奇驚鯊島以及周邊包括明礁港在內的七座島嶼的存在的,因為翻遍了各大地圖以及用各種衛星定位貌似都沒有這些島嶼的存在,從高空俯瞰,似乎這裡就只是一片再平平無奇的海域而已。
驚鯊島有一半面積是一片廣袤無垠的原始叢林,據說是低階修士歷練的不錯選擇。剩下的部分,一半屬於開元真武學府,另一半則屬於一座驚鯊仙緣鎮和六個修士聚居的仙緣村。
沐知春領羅煒來的目的地並不是位於天樞位的驚鯊島,而是勺柄搖光位的攬鯨島,只是天色已晚,並且除開驚鯊島之外,其餘六島都是供修士歷練的所在,並不適合貿然闖入,這才打算把人先安排到驚鯊島上休息一晚。
驚鯊仙緣鎮靠海而建,羅煒一行下了蕉葉船登島後就能看到仙緣鎮海門的漢白玉牌坊。同樣的一副對聯:瑤琪落乾坤,雲月渡蒼茫。只是仙緣鎮的名字換成了驚鯊仙緣鎮。
牌坊不遠處是整排整排的草棚,草棚裡養著一種很像騾子的高大動物,只那耳朵跟個大蒲扇似的,尾巴也形同一把鋒銳的倒勾,這種動物在修真界很常見,名字就叫做蠍尾騾,是最早一批被修士豢養馴服成坐騎的低階靈獸,由於力氣極大,耐力又足,基本都被用作拉車之用。
老清早折騰到現在,羅煒一行人早就又累又餓,卻掩飾不住來自骨子裡的好奇、激動與興奮。他們圍在“驚鯊島導覽圖”和“驚鯊仙緣鎮導覽圖”前頭指指點點。
羅煒著重看了看傳說中的開元真武學府的簡圖,乍一看,這所學校的主校區還真有點像走了形的全開的摺扇,扇子的交匯處是學校的正門,一路往裡,放射性地分成了九根扇骨。
沐知春邊比劃邊說:“每根相當於扇骨的位置都自成一個學院,再往裡走,到了相當於被扇面糊起來的部分,所有的學院扇骨又會匯聚到了一起,形成了一整片的扇形公共區域,裡頭是供學生交流、學習、歷練的場所。”
“中間的這根扇骨的範圍是最大的,也是我們學府的中心,被稱為‘本院’。左右接下去依次是:丹院與器院、符院與陣院、育植院與馭靈院、劍修院與體修院。”
沐知春說起這些眼睛都在發光,顯然,她對開元真武學府有著很深的感情,並且也很想讓羅煒對她的情況能有更多的瞭解。
驚鯊仙緣鎮以一條山海大街連線海門與山門,呈現左右對稱的佈局結構,中心區域的驚鯊方式更是位於山海大街的兩側,是一片拉長的“申”字結構的街區。海門到山門顧名思義,自西向東地勢緩緩抬升,整個坊市有一種“面向大海,春暖花開”的感覺。山海大街將“申”字結構的驚鯊坊市的“口”字環路斬成南北兩部分,依朝向分別被命名為南大街與北大街。
竹然居位於北大街的中心地段,是驚鯊仙緣鎮唯二的集住宿、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客棧之一。另外一家寧德樓位於南大街,規模略小,但接待的修真者的檔次卻比竹然居略高一籌,價格方面自然也更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