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的幾次旁觀,羅煒覺得,封肅這貨雖然坑人,也僅僅像極了現代企業中個別採購的嘴臉,20塊錢的燈泡上報起來能直接提價到35,也沒見這些企業因為這種蛀蟲倒閉的。甄士隱最後的落幕還是要歸咎到他始終認不清現實,一味地沉靜在舊日的繁華與昔日的悲傷之中不可自拔,連必須承擔養家之責的基本道理都拋諸腦後。
沐知春見到他這副做派,越發的不想理會,甚至他什麼時候跟著跛足道人走的都不知道,也根本沒心思阻攔。等發現的時候,封氏那邊都已經大病一場徹底放棄了尋人,只踏踏實實的領著嬌杏和桃婉跟著自己的父母過活。
親眼見到封氏雖過得粗糙,卻能安全平淡的吃飽穿暖,偶爾聽到個把酸話也能坦然相對,沐知春算是徹底放下心來,也不再往小湯山那邊去了,只踏實的住在鎮子上等著高中的賈雨村的赴任。
可左等右等,等來了新任太爺,是一個鬍子花白的姓郭的老年書生形象。這可不對,這個時間段,應當是賈雨村第一次發跡,正意氣風發的時候,第一個正式的官職就是這邊的父母官,可現實卻發生了偏差。
羅煒和沐知春不明所以,更讓人不解的是,他倆居然在鎮子上見到出來擺小食攤的三寶他娘,以及一副新嫁娘打扮和三寶相互幫襯著幹活的嬌杏。敢情賈雨村沒得到官,連看對眼的媳婦都嫁作了他人婦。
小湯山的鎮子本身就沒多大,以免多生枝節,二人只得先去了金陵城和小武他們六人匯合。
事情既然有了變化,羅煒和沐知春在金陵城盤桓了將近一年,便一致決定要先去揚州城一趟,看看接下來的發展。其實更主要的是,他倆對蘿莉版林妹妹一致的表示出了心嚮往之。
………………
前面提到過,羅煒和沐知春跟小武、石榴姐以及四香是分開行動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鍾大河給的考核注意特別強調了一點,千萬不能影響主線情節的走向,因此在羅煒完成了霍啟的退場一鞠躬之後,他算是成了個自由人,而沐知春替代的甄英蓮卻還有後續的大戲等著她。
大戲的舞臺就在金陵城,自己這邊對甄士隱一家還有些不放心,也不方便帶著太多人,索性先讓小武他們去那邊安置。姑蘇雖離著金陵不算遠,可古代行路無論是速度還是安全性都難順人心,於是羅煒就在姑蘇城找了口碑不錯的正源鏢局姑蘇分號,請了兩個鏢師護送他們。
沒想到紙上寥寥數筆,現實的日子卻如白駒過隙,難怪沐知春說這類劇情收集向的考試最是磨時間,等著英蓮這具小身子慢慢脫去稚氣,初現小少女的風景都是件熬人的事情。
羅煒之前的“跟著甄家可能還有線索”也就是寬人心的說法,看過紅樓的人都知道,甄士隱的後續其實和整個紅樓的發展並沒有太大關係,無非就是發表了一堆對世事的無奈與感慨而已。主要還是考慮到沐知春當了幾個月的甄英蓮的心情,人非草木,與封氏朝夕相處了多時總是有些感情的,小丫頭對這個柔柔弱弱的貴婦人的晚景生活實在是放不下心。
好在封肅這傢伙再坑人,對親生女兒還是疼愛的,甄士隱這個廢物點心的徹底離開,似是解開了封氏身上的一道枷鎖,猶如被大樹徹底遮蔽的嬌弱小草初見陽光,可能一時半刻覺得被炙烤得難受,可隨著對環境的習慣,雜草生命力的頑強也展現了出來。封氏本就是殷實農戶出身,雖然這麼多年被養得嬌貴了,可一旦振作,也能踏踏實實的把日子過起來。
說起小武他們六個還有另兩樁奇事。
第一樁就是鼉潔帶著他偷偷潛入衙門“偽造”身份那事。沒想到等一疊文書拿回來交到羅煒手上,他仔細一瞧,路引、空白文牒倒都還正常,只是戶籍憑證出了點問題。他一開始的交代是弄出失去長輩的華家一家人,要是湊成一家子實在人多的話,分成兩房三房都行。
可最終成型的卻是華察和肖氏一對主家的戶籍,加上六個家奴的身契。羅煒對此瞠目結舌,小武卻振振有詞,相比一家子姊妹兄弟,兩名主子領著六名下人的配置顯然更為合理,這也是他們六人商量之後一致的意見。雖然不大能接受,可小武說的也確實更符合這個年代的主流價值觀,不過沐知春還是做主把所謂的“身契”交到他們各自的手裡,也算是對他們自由身的一種保證。
第二樁就是葫蘆廟大火前一日發生的事情.由於當時只考慮要去金陵城,還沒有想起來要請鏢師護航,代步工具就成了眼前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天矇矇亮的時候,小武和石榴姐就把羅煒和沐知春領到後山的一個隱秘山谷處,先是在一人多高的雜草堆裡扒拉出兩輛破舊的車廂,再往裡走,碩大的榕樹底下居然拴著兩頭啃草的老黃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