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間,遠在數千裡之外的蔣明達聯絡上顏青,向她詢問洪災的事,得到顏青肯定的回答後,蔣明達聽從顏青的建議,也開始組織人手造船。
舒陽倖存者基地靠近火山口,在火山爆發後,不僅本基地損失慘重,就是它們的上屬機構——東北倖存者基地,也同樣沒逃過被火山熔岩覆滅的結局。
東北倖存者基地轉移,蔣明達也不得不帶著基地剩下的人跟著轉移。
而他們轉移的方向,直指中部倖存者基地。
中部倖存者基地位於全國中心點,這裡遠離火山群,氣候適中,物資豐富,可以說,是目前全國最富有的地區。
此次,他們之所以不辭千裡向中部倖存者基地轉移,正是因為中部基地主動向他們拋來橄欖枝。
於是,不僅僅是舒陽和東北倖存者基地,就連其他受了災的基地,也不約而同朝著中部倖存者基地轉移。
在這個時候,如果有人用上帝視角俯瞰全國的形勢,便會發現,全國幾乎大部分的倖存者們,他們像一顆顆散落在四面八方的砂礫,而此時這些砂礫,都在以一種緩慢的速度,往中部靠攏。
中部倖存者基地就像是一塊誘人的香餑餑,誘惑著全國的倖存者朝它而來。
只是,令正在往中部倖存者基地靠攏的人們沒想到的是,他們還沒到達中部倖存者基地,便接到了顏青的洪水天災警告。
洪災不知何時到來,但頭上懸著這麼一把隨時都有可能掉下來的刀,這些倖存者們不得不停下腳步,在原地為應對將來的洪災做準備。
全國的形勢,顏青並不清楚,此刻,她正在和夜光、顏回和紀林等人欣賞梁嘉木和陳鴻文設計出來的船隻模型。
因時間有限,這架模型只粗略做了外型,效果也只是能大概讓人看清這是一艘怎樣的船而已。
因為顏青想造一艘能容納成千上萬人的巨輪,因此,最終展現在她面前的船隻模型,是一艘層高二十層,建成後,總長度約達四百米的巨型遊輪。
又因為這艘遊輪只為生存,不為享樂,所以這艘巨型遊輪拋棄了所有享樂設施,只做了最簡單的吃喝拉撒睡功能。
如此一來,便大大節省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也大大節省了建造的時間。
總設計圖出來後,五千人同時作業,巨型遊輪的輪廓逐漸成型,隨著時間流逝,遊輪一天一個樣。
......
冬去春來,在忙忙碌碌的造船生活中,新的一年又到來了。
四月,人間芳菲盡,桃花始盛開。
如今的興安鎮,相較於去年十一月份,面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的興安鎮,只是一個小小的鎮子,可如今,因為要放置快四百米長的巨型遊輪,小鎮周邊生生被往外擴寬了幾百米。
而初步落成的二十層高的遊輪,像一尊龐然大物,安然靜置在興安鎮,已然成了興安鎮新的制高點!
眾人站在遊輪的甲板往下看,稍微恐高的人,不由自主便會産生一種眩暈之感。
歷時五個多月,巨型遊輪終於完成,如今,就只剩下安裝太陽能電池板,造船工作,便可以進入尾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