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家造船廠的很多資料都是秘密,除了重要的參與人員之外,外界幾乎都不得而知。
人們特別好奇的一點是溫三如何說服兩大列強同意合作建廠的。關於這個問題,就是溫三這個團體的高層,絕大多數人都弄不明白。
他們只知道溫三是借了歐洲戰事的勢,以及他對國際局勢的把控,才換來了兩大列強的支援。
事實上,想在完成這一項合作,遠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簡單。溫三還提供了一些非常有建設性的思路作為技術支撐,這才達成了三方合作的先決條件。
對於後世先進的軍艦,溫三瞭解並不多。他只知道一些最顯著的特徵,比如如何在大型軍艦上建水密艙。
前世的溫三曾經去參觀一艘退役的軍艦,在參觀的過程中,有專業的嚮導講了很多關於現代軍艦的知識。他記住的內容也不算多,水密艙算是比較簡單易懂的一點。
水密艙的好處就不用多說了,它能增加軍艦的穩定性,特別是在中彈的時候,生存率高了很多。
二戰時期的軍艦也不是沒有水密艙,溫三在參觀四川艦的時候已經仔細察看過了。
那個時期的水密艙相當的簡單粗暴,起到的作用遠沒有後世那麼大。可以說存在著很大的差別。
還有一點就是球鼻艏的應用,這個在二戰時期基本沒有運用到軍艦上去。這項技術出現,是在二戰末尾才被提出來,廣泛應用要推到五六十年代之後去了。
球鼻艏的最大作用就是增加軍艦的航行速度,光一項就能讓自己的軍艦在戰鬥中佔到極大的優勢。不管是追擊還是逃跑,都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艦對艦的戰鬥中,具備速度優勢的軍艦也有極大的優勢。比如調整船身,規避魚雷,以及敵方艦炮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球鼻艏對艦身的穩定也有很大的作用。這對於當時的軍艦來說,絕對是核心技術。
加上一些區域性位置的改進措施,溫三隻是讓人做了一個新一代軍艦的基礎資料,就把兩大列強的專家給驚呆了。
當他們拿到這些資料的時候,根本就不相信溫三這個團體有這樣的技術能力,直到經過三方專業的技術人才進行深入討論和交流之後,這才建立起了信心。
這些東西才是促使兩大列強下決心跟溫三團體合作建廠的根本原因。他們擔心自己不參與,溫三就會去找d國合作。
以溫三團體跟漢斯的良好的合作關係,萬一真被d國搶了先手,以d國現在的發展勢頭,到時候不管是海軍還是陸軍,歐洲還有誰能制衡他們的實力?
這個中原因,真不是三兩句話能說清楚。加上三方有意保密,所以很多人都覺得這事特別的不可思議,總以為溫三許了什麼好處給兩大列強,才讓他們投入巨大的資源在連雲港建廠。
對於外界的猜測,溫三自然是絲毫不予回應。這些東西除了技術封鎖之外,也是以後對敵時取勝的關鍵鑰匙。
關鍵時刻拿出來,才能起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
兩大列強以這種神秘的方式下場,也起到了很大的帶頭作用。這表示著溫三這個團體已經被各大列強接納,很多技術已經不用再對他們進行封鎖,制裁了。
於是乎,以前一些列強們根本不會拿出來的技術,搬上了談判桌。儘管好些技術都是國外迭代的技術,但對於一窮二白的華夏來說,也是填補空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