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半之後,孫辰他們來到了珍珠灣。
因為來這裡帶著目的,所以他們也沒有停頓,直接由劉明軒找了在這裡有產業的熟人。
那人就是劉明軒口中,做了珍珠產業之後,竟然還勉強可以保持收支平衡的那位,來自都城的潘代寧。
潘代寧三十多歲的年紀,因為長期居住在海邊風吹日曬,臉上的面板很是粗糙,看著倒是像四十多歲的樣子。
他領著孫辰他們來到屬於他自己的一大片海灘上,指著面前忙碌著從漁船上卸貨的人群跟孫辰他們說:“你們看,要不是外派的船隻還能每天打撈上不少的收穫,單靠這珍珠一項,我早就已經餓死了!”
他的所有身家,都已經投入到這一片海灘上,即使已經後悔,也是不可能做到說離開就離開的。
“用來採珠的扇貝,除了平時船隻打撈上來的,還有就是在這裡自己養的了。”
孫辰抬眼望去,只見離著海灘不遠的地方,被人工地挖成了方方正正的幾塊。裡面有從海里引過去的海水,乍一看以為是用來養殖海鮮的。
離得近了,就能看到水底那密密麻麻的扇貝在吐著水珠。
“每天有專門的工人,來這裡挑選合適個頭的珍珠貝用來採珠,小一些的,則會在這裡繼續養著。”
孫辰跟著潘代寧朝著挖好的那些水田後面走去,那裡是搭好的幾間草棚,下面坐著的,是幾個拿著工具在採珠的工人。
他們用薄薄的鐵片插進扇貝的兩個貝殼中間,稍一用力就把緊閉著的扇貝開啟,露出裡面白花花的扇貝肉。用沒有捏住鐵片的後面兩根手指在上面一壓,就已經知道里面是不是有珠。
發現有珠的,仔細地把珍珠取出來放在托盤上,扇貝肉放在竹製的大團蒲上晾曬。
孫辰特別注意了一下,還真的跟劉明軒說的一樣,差不多十隻扇貝里,就能有一隻有珠。
“要是這些有珠的,裡面的三分之一珍珠能像是這樣,我這些年也應該賺了許多了,可惜……”潘代寧拿起一顆比花生米略小一些的珍珠,搖著頭說。
他又指著工人專門挑出來放在一個竹簍裡的珍珠,“像是這樣的,只有都城的一些胭脂鋪子裡才能賣的出去,價錢連好成色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這個時代的女人,都已經知道了珍珠的護膚價值,只不過即使價錢只有做成首飾的珍珠的十分之一,也不是人人都能用得起的。只有像是都城這樣的大都市,才能有那樣的消費基礎。
“我從十年前來到這裡,原先的十萬兩家財全都投入進去,最後竟然滿打滿算只剩下三萬多兩,全怪自己當初想的太簡單了,沒那個賺錢的命呦!”潘代寧感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