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問道之輩,不論正道魔道,他們修行的方式,大體都可分成兩條路子,一條是金丹法,另一條是神魂法。”
“金丹法的品階為:納氣、通脈、五氣、三花、金丹、元神。”
“神魂法的品階為:觀想、紫府、陰神、陽神、法相、神相。”
“元神境和神相境之後殊途同歸,後面的品階一致,分為:半仙、遊仙、飛仙!”
“這兩條路子說不上哪個比哪個更厲害,因為古往今來都有大能憑不同的路子得道飛昇。”
“不過,以往有次在城隍府君宴請修行高士的宴上,小人有幸陪同,在府君和那人論道時,豎著耳朵記住了一些說法。”
“說是金丹法修士的法力更雄渾,易成天仙!”
“神魂法修士的真靈更強大,易成地仙!”
“我等神道中人若走到最後,多會成神仙!”
“那些個能夠以武問道的武人最終,多可成人仙!”
“而鬼修,因無身軀之故,就唯能成鬼仙。”
“如此說法,也不知對是不對...”
當柳康說到這兒時,劉煜的興趣被勾引起來了。
天地神鬼人,五種仙路?
這等劃分路數,真就和修真之道有很大的不同。
給劉煜一種感覺,彷彿是傳統修仙和現代修仙的一種區別,令人想要探個究竟。
劉煜想聽柳康繼續說,便沒打岔。
而柳康見劉煜不言,便只能吞嚥了口唾沫,繼續說他知道的:
“我們神道的境界,全依賴神道本源符詔的品階而決定,和人間官位品階相通,從九至一,神力越強、神通越大,九品最低、一品至高!擁有一品神力的大神,便與修士中的飛仙對等。”
“佛門的境界品階有點意思,分別是:禪定、緣覺、入梵、涅盤心、舍利子、菩提果、小乘阿羅漢果位、大乘大阿羅漢果位、菩薩果位。”
“至於武道的境界嘛...”
說到這裡時,甘常把目光看向自己的夥計,想給他一個表現的機會:“我兄弟生前是武人,即便現在成了小神,也保留著武人的行事風格,向來以武人自居,他對此更為了解。”
說完,還給甘常使了一個眼色。
甘常感激地看了一眼自家兄弟,連忙向劉煜拱手:“神尊。”
見劉煜微微點頭,沒有不滿的意思,甘常馬上講述起來:
“武道也分九境。
第一境為‘煉血聚勁’!
武人從練功開始,靠吃靠補,不斷壯大自身氣血,又從氣血中拿捏內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