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此一事開了頭,往後有不臣之心的人皆可揭竿而起,到時候他這個皇位還能名正言順、安安心心的坐下去嘛!
雖然他確實如同流言所說一般,毒殺親父。但老皇帝要他們骨肉分離,心疼母親更心疼妹妹的大皇子怎麼會覺得自己有錯?
自覺被擺了一道的大皇子咬牙切齒,心中對二皇子的恨意更上了一層。
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借他母后之手直接給老皇帝加大了藥量。當夜,老皇帝就一命嗚呼、魂歸天外了。
大皇子披麻戴孝為老皇帝守靈的同時,天隱朝廷也緊鑼密鼓的籌備起登基儀式。
姜念晚膳得知訊息的時候,大皇子已於早間祭祀天地、登基稱帝。
昭告天下,改年號為永康,稱明帝。
此訊息一出,天下震動。
最受影響的便是還在邊境打拉鋸戰的天隱與天闕的兩國將士。
滿心算計、城府極深的阿狄可對於此事更可謂是心知肚明,宛如明鏡一般。
明帝成功登基之後,他和二皇子之前所精心策劃的一切陰謀詭計就如同水中泡影一樣,瞬間破滅消失得無影無蹤,所有的努力也都因此而功虧一簣。
而且此時此刻,二皇子究竟身在何方?是否還能苟延殘喘地活著都是一個未知數。
阿狄可深知自己不僅失去了搶佔先機的機會,而且還失去了最為重要的助力。
面對如此不利局面,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當機立斷地做了決定。讓原本氣勢洶洶、銳不可當,實則已經在天隱邊境止步不前的天闕大軍迅速撤退。
緊接著,更是親自修國書給明帝,言辭懇切地表示願意與天隱握手言和。從此化干戈為玉帛,不再兵戎相見。
曾經有多麼的囂張跋扈,現在就有多麼的卑微,阿狄可這一通操作簡直讓天下人笑掉了大牙。
主動發起進攻的人如今又主動退兵,退兵就等同於兵敗,而兵敗之人沒有絲毫尊嚴。
另一邊,阿狄可也向天馳送了封國書。國書中表示願意用草原上最美麗的女子、成群結隊的牛羊以及其他眾多珍貴、珍稀的物資,來交換林將軍在寧東府一帶所俘獲的天闕將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一事件在天馳朝堂上也激起了不小的波瀾。
“張太師覺得天下應止兵戈,主張以和為貴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他認為天闕與我朝本無衝突,只要像曾經老可汗在位時一樣,兩國之間廣開互市、交易頻頻、互通有無便可相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