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
當甜甜的小奶音叫出那兩個字時,裝勝激動的語無倫次。
“哎~哎~乖兒子,墩墩會叫爸爸了,這可太好了。”
一家三口愉快的相處了幾天,陸瑤便帶著孩子回了海市。
這邊畢竟是鄉下,不比城裡,裴勝捨不得他們在這裡受罪,便讓他們早早回去。
陸瑤在體驗過當地的地理環境,親眼見到百姓們的勞作現場後,便決定捐款,幫助他們。
她本想直接捐錢的,可後來想想,直接給錢,不一定能有所改善。
不是她對當地的政府官員有懷疑,畢竟裴勝和裴軍也都算是官員中的一份子,而是百姓拿了錢之後,不一定會捨得拿出來用。
經過她的認真分析,最後決定,給當地的每個村,各捐一臺一體收割機和兩臺拖拉機。
她回到海市就聯絡了收割機的生產廠家,又打電話詢問裴勝,那邊的鎮子轄下有多少村。
當得知她要捐贈機器時,為了感謝她的慷慨,當地政府的領導特意派了裴勝回海市,親自接待、陪同她。
陸瑤也是第一次知道,裴勝的頂頭上司叫李民,他爸是京市的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的書記,而她媽也是市委常委、兼任市委組織部部長,妥妥的官二代。
李民出來就是歷練鍍金的,裴勝跟著他有很大的升遷機會,尤其是這一次,陸瑤捐贈了機器,讓李民的政績再次上了一個臺。
時間匆匆,裴勝在離家三年後,終於能回家過年。
據他所說,當地政府官員三年一選舉,今年李民直接升遷,成了縣委的辦公室主任,負責主持整個縣委辦公室的日常運營,協調各部門間的協作,確保工作流暢。
而裴勝和裴軍也跟著他升遷了。
他們一個是縣委宣傳部幹部,負責處理上級來文,進行登記、傳閱和歸檔,並協助領導進行人員考核和管理工作。
另一個是縣委組織部幹部,需要參與規章制度的制定,起草年度計劃和總結,以及各類官方檔案的起草工作,還有各類會議的組織工作。
陸瑤不由感嘆,到底是朝中有人好做官。
李民還那麼年輕,不過才到基層三年,升遷力度就這麼大,一躍進了縣委,連帶著身邊人都能升遷,當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