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昂剛準備說要是這浮橋出了問題,或者漲水了怎麼辦?不待徐昂接著回答,劉師爺繼續說道
“朝廷的糧食會定期從江南運輸到我們這來,肯定是不會出什麼問題的,現在西水和山原兩縣只隔著一條河,浮橋可以溝通,萬一漲水,以前的大船也能派上用場,兩日的存糧已經足夠!”
鄔宏偉一聽,也是點頭。
徐昂此刻也不好說什麼了,既然都說了兩天的存糧還需要想辦法,那便是再說也沒什麼用了,便點了點頭。
劉師爺一見兩人均點頭,便說道
“既然兩位大人同意,那我就想辦法去聯絡其他人提供兩日的存糧,告辭了。”
說完便出去了,
徐昂見到這件事也差不多就這樣了,於是對鄔宏偉說道
“大人!我這裡還有一件事,想問問大人的意見,”
“哦!那你接著說。”鄔宏偉回答道
“目前我們在賑災營地安排施粥,其中很多人力都是齊王負責安排的,因此施粥的橫幅上大多是掛著齊王的名頭,比如說山原郡署和山原縣署雖然有很多糧食朝廷運來的糧食,但是都只有一個粥棚掛著名頭,我在想,我們能否按照賑濟糧食的多少來決定橫幅的數量。”徐昂說道
鄔宏偉想了想,看著徐昂,到底是年輕人,還是有些摸不到門路啊!這年輕人自己看得有點順眼,就點撥他一下吧。
“小徐啊!你說的這件事我是知道的,齊王當時有找過我說提供人手,這名頭的事情我卻是聽你說才知道的,不過我覺得吧,你想得有點複雜了。”鄔宏偉說道
“第一!人手問題也是個大問題,人員的工酬,管理都很麻煩,齊王願意提供人手,那是再好不過了。第二,既然齊王將這名頭都換成齊王的,其它鄉紳也沒說什麼,想必是齊王喜歡百姓的口碑,那便由他們去吧。這為官之事,你可能有所不懂,賑濟災民是朝廷的任務,我們做好便是,等到這災民離去,我們無功無過,那便是皆大歡喜。即便是有功,那也輪不到我們。”鄔宏偉說完看了看徐昂。
徐昂一聽,鄔宏偉說的這些道理他又何嘗不明白?山原郡把擔子丟在他身上,倒是除了定時運送糧食沒一點的風險,倒是萬一有個騷亂,百姓又不念他的好,那自己不就是吃虧吃大了麼?靈機一動,說道
“郡守說得有道理,不過這件事我覺得還是要辦,賑濟災民是皇上的旨意,而且這許多糧食都是朝廷送過來的,我等給皇上給朝廷做官,最後百姓都說齊王好,將皇上置於何地?齊王喜歡百姓的好名聲,難道皇上就不喜歡?這件事傳出去,那我等就犯了過錯啊!還請上官好好考慮一下!”
見到鄔宏偉神色似乎有些動搖,又說道
“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這樣做並不是為了我能有什麼好名聲,這賑濟災民是朝廷的事情,我那裡會想要什麼功勞?只是這一切都是為了朝廷,為了皇上,皇上的一片仁慈百姓體會不到,反而都說齊王好,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心裡難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