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機動戰士WS> 第四十八章 太美WH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八章 太美WH (1 / 2)

在宇宙中有大量固定蟲洞,連線著各星系或星系內部的不同區域。早在SC元年開始的那場轟轟烈烈的宇宙大開發中,人類一共發現了多達數十個固定蟲洞,但是最終保留下來的只有四個。

這四個固定蟲洞就是分別通往四個河外星系的太美WH、太亞WH、太歐WH和太非WH。

除了四大WH之外,距離星系最近的一個固定蟲洞位於某河外星系的兩條懸臂之間,距離最近的恆星域將近2000光年。即便是以改造後的“暴風號”去航行,也要花費一年多時間,在人類的活動半徑還侷限在100光年的這個時代,根本沒有開發價值。

除此之外,超過半數的蟲洞通往星系間的暗物質區域,距離最近的星系動輒達到百萬光年,根本不是人類科技能夠穿越的距離。

通往暗物質區域的蟲洞還算好,還有四成的固定蟲洞是有去無回的。不管是早期的有人飛船,還是後期的無人探測器,過去之後便杳無音訊。根據天文學家的分析,這些固定蟲洞的出口附近應該有紅巨星、超新星或者白矮星、黑洞這樣的生命禁區,人類飛船一跳躍出去就被這些天體摧毀或者捕獲。

這些有去無回的蟲洞都被各國進行了標註,列為危險的禁航區域。

於是一百多年過去,人類的活動區域依然被侷限於五大星系,而用於通航的固定蟲洞也就是那四條。

在這四條固定蟲洞當中,太亞WH和太非WH風宇已經非常熟悉了,這些年來也不知道穿行了幾回,通行頻率不亞於常年在這些航線上跑船的太空水手。

至於太歐WH和太美WH這兩條,分別通往新歐盟與UAC的本土星域,對於風宇這樣一個軍人,基本上沒什麼機會踏足。這回還是因為針對NO隱藏在新美洲星系的GMP專案,才有機會到這裡走一趟。

相比於氣氛略顯壓抑的太亞WH和繁華到擁堵的太非WH,太美WH則顯得比較純粹一些。在等待通關邊檢的過程中,風宇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商隊都是UAC籍的,其次就是掛著永久中立國地球聯邦籍的船隻,而作為與UAC交戰的新亞洲和新歐盟兩國船籍的船隻基本上看不見。

當然,這僅僅是一種表面現象,所謂的船籍僅僅是一個船隻註冊地概念,根本不代表實際歸屬。早在舊時代末期,除了軍工企業受限於國家安全之外,大型財團跨國化、國際化就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尤其是那些舊時代延續下來的大財團,根本就不可能屬於這個時代的任何一個國家。

如果深究下去的話,可以在那些掛著UAC籍的船隻背後找到新亞洲或者新歐盟財團的資本。掛上UAC船籍只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比如民間極端人士的抵制和反彈。同時也是為了簡化通關手續,因為每一艘註冊地在UAC的艦船在太美WH邊檢中心都會有詳細備案資料,甚至包含了完整的航行日誌。

有了這些資料,通關的時候邊檢人員可以參考這些艦船的以往信用等級,適當地予以簡化通關手續甚至免檢提前通關的優待。

UAC對所有船隻進行星級評定,從一星到五星。新註冊船隻的起始等級為二星,記錄良好的逐漸升星,有不良記錄降一星,外籍船隻降一星。低於一星的船隻拒絕入境,五星船隻則免檢直接通關。

一般小公司的船隻想要升五星是不可能的,五星船隻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船隻所有權公司的註冊資本稽核,說穿了就是為那些大財團準備的特權等級。

這種星級制度雖然也有貓膩,但總體來說還算是比較合理,大大提高了太美WH的邊檢通關效率,通行速度比太非WH快了整整20%。

只可惜這種制度在太非WH是不可能實行的,作為三國共用通道,各國很難信任其他國家評定的信用等級。就比如新歐盟與UAC之間,誰能放心對方的五星級免檢船隻沒有運載違禁品過境。於是只有那些在各國都吃得開的跨國財團才擁有特權。

常年行走於太美WH的民用飛船,大多都取得了三星到四星的信用等級,五星則只屬於那些大財團所有。而“暴風號”加入的這個商團屬於臨時團,自然不可能有五星信用的船隻,最高的就是商隊負責人所擁有的兩艘四星船,其餘船隻都只是三星而已。這樣一來,整支商隊就要接受簡化級別的檢查。

而“暴風號”身為護航戰艦,並沒有商船信用等級,只需要進行簡單的檢查即可,主要是看看有沒有存在武力超標的情況。這艘擁有三架超級機型的驅逐艦必然是武力超標的,只不過有莫妮卡坐鎮,一般程度的邊檢直接就被她的“幻象”糊弄過去了。

和最初計劃的一樣,登船檢查的邊檢人員只清點了機動戰士的數量,根本沒有使用專用測量裝置去實測三架超級機型的高度和其他引數。

經過半天的等待,這支商隊很快地就獲得了通關許可,獲准進入新美洲星系。過了這一關,“暴風號”此行算是比較順利地進入到第二個階段。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