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隊出發之後,選擇的航線自然是溝通好望角與太非WH的WG1主航道。“暴風號”上一次來WG1還是在兩年多以前,目的是為了“準王牌小隊”計劃,重點培養幾位天分較好的覺醒者機師。
當時“暴風號”基本上保持著光學隱形姿態,很少在人們面前露出真容。誰想兩年之後再次來到這個星域,他們卻大搖大擺地以本來面目直接靠泊WG1航運中心。
時光境遷,當時駐紮在WG1的UAC新非洲星系方面軍第9艦隊目前已經被貶為地方守備艦隊,發落到大後方的偏遠星域去駐守。這裡根本沒有人能認得出這艘灰色塗裝的驅逐艦就是SC0105年大鬧WG1的“暴風號”。
雖然沒人認得出當年的“肇事者”,但是“暴風號”當年就在航運中心附近空域連續擊潰了第9艦隊的幾支編隊,其事蹟直到今天依然為人們津津樂道。就連“暴風號”所加入的這支商隊,在靠泊WG1航運中心時,有不少初次來到這裡的船員特地拍照留念,表明自己來到了“暴風號”大戰第9艦隊的戰場。
當然,“暴風號”會如此出名,還是多虧了“風暴”這位意識流超級王牌,隨著在太亞WH擊沉“新亞洲號”,他的過往事蹟正在變成一部傳奇成長史,深受世人的追捧,而他的粉絲也遍及五大星系四大國,人數多達九位數。
在與他關係不大的新歐盟,甚至有一家影視公司打算以他為原型拍一部戰爭片。如果不是他的身份地位太過於敏感,新歐盟政府及時叫停,也許這部片子將會在一兩年之內上映,故事的主要內容則是轟動全人類的太亞WH“斬艦新亞洲”之戰。
儘管這部影片的拍攝被無限期擱置,但是“風暴粉”們相信早晚會等到描述偶像生平事蹟的影片,而且以風宇豐富多彩的戰爭經歷,拍出來的影片絕對不是一部兩部,而會是一系列的史詩巨片,讓人看得欲罷不能。
此時此刻,風宇這位現代傳奇人物正安安靜靜地待在“暴風號”艦橋裡,等待商隊完成補給之後儘快出發。
根據航行計劃,這支商隊接下來將穿過太非WH固定蟲洞,然後中途不停歇地直飛太美WH,回到新美洲星系本土之後才進行下一站補給。
在太美WH蟲洞兩端,銀河系這邊距離最近的TA1星域在4.3光年外,而新美洲星系那邊的WA1航運中心則只距離蟲洞1.7光年。對商隊來說,出了太非WH走直線是最經濟的選擇,特地去一趟TA1反而是浪費時間。
也正因為TA1的地理位置不佳,其地位遠不如太非WH在銀河系這端的TF1繁華,吞吐量還不到TF1的20%。即便從地球聯邦本土前往新美洲星系的艦船都未必會在這裡靠泊,只有從地球方向過來的商船才會選擇在TA1停泊補給。
而與之相比,蟲洞那頭WA1的船隻接待量達到了TA1的2.5倍之多。這種不平衡連政府宏觀調控都無法改變局面,客觀的市場規律決定了TA1註定無法繁榮。
商隊從WG1飛到WA1需要兩個月時間,這幾乎就是星際航運分段航行的極限時間了。所有軍用、民用艦船設計的補給物資運載量都不會超過兩個月,“暴風號”自然也不例外。
如果以“暴風號”自己的航行速度,完成這段航程只需要13天時間,根本沒有任何補給上的壓力。但是為了配合依然使用第二代躍遷引擎的“龜速”民用飛船,他們只能減速航行。
這對於“暴風號”來說也是個不小的壓力,如果佛爾斯的計劃失敗,他們無法矇混過關,艦上的日常補給物資將不足以支撐他們返回銀河系的任何一個星域。
燃料倒不是問題,這個時代艦船所使用的核聚變燃料佔用的空間非常有限,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而食物和淡水的問題也不大,人一兩天不吃不喝死不了,而“暴風號”的速度可以保證其在一兩天之內抵達臨近的TA1進行補給。
最大的問題還是艦內的空氣迴圈系統只能維持兩個月的正常運作,沒得呼吸肯定是要死人的。
換句話說,矇混過關的行動就是隻能成功不許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