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萬字達成。)
戰鬥從一開始就是高潮,沒有絲毫的鋪墊。這其中體會最深的,非哈格莫屬。
哈格在被兩位UAC王牌纏上的瞬間,“危機感”便以最高強度爆發。在他的感知中,“狂戰士”周圍的空間完全被死亡說籠罩,不管他往哪個方向移動,都擺脫不了。
跟隨風宇這一年多,他經歷的生死比之在新歐盟新英格蘭艦隊服役的十多年還要多。也正因為這種高頻率的高強度作戰,雖然覺醒的歲數已經偏大了一些,但是他的成長速度也是驚人的。
現在他的“危機感”已經變得直觀化了,直接在視野中標紅來顯示危險程度。淡紅色表示機體會被擊中,但是不會有生命危險。如果有生命危險的區域,則直接在視野中顯示為血紅色。而此時此刻,他的整片視野都是一片血紅,這就意味著不管往哪個方向躲閃,“狂戰士”都會被擊墜。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局面,自然不是因為那兩架近戰型的專屬定製機型,而是更遠處兩架遠端型黑洞洞的炮口。
“海洋”的策略非常明確,依然是各個擊破,先把“風暴”的羽翼全部剪除,再耐心地與之周旋。連帶著另一位遠端型王牌也和他一起全力來對付“狂戰士”,務必要以最飽和的打擊最高效地達成作戰目標。這就造成了哈格的“危機感”全視野飄紅的局面。
至於“風暴”3號機,“海洋”發現這個目標並不好對付,只要他的炮座轉向3號機所在方向,這架處於光學隱形狀態的機體就會超高機動進行大範圍轉移。在這種情況下,哪怕他是遠端型超級王牌,也沒有把握能夠命中這位難纏的對手。
此時駕駛3號機的是感性人格,他只用了一半的精神力在駕駛,另外一半則充當眼睛觀察戰場局面。光學隱形狀態造成的影響其實是雙方面的,不止是敵人看不見3號機,3號機的光學感測器同樣會失去功用。感性人格如果不分出一部分精力去觀察周圍環境,3號就會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竄。
而現在為了對付擁有光學隱形能力的“風暴”,這些出戰的機體顯然都安裝了紅外線成像裝置,這就使得3號機失去了隱蔽性。
其實在出發之前,風宇已經預計到了對方會透過紅外線成像裝置來捕捉3號機的位置,所以他從一開始就沒奢望這架超級機型能夠不被人發現。之所以還要以光學隱形狀態出戰,完全就是為了給對方施加心理上的壓力。
紅外線成像裝置只能捕捉到3號機的大致位置,卻無法準確地看到這架“風暴”此時此刻的動作,真要是以這種狀態進行近身格鬥,缺乏這方面經驗的UAC王牌相對還是比較吃虧的,這才是光學隱形的最大意義。
話說回來,在3號機還未靠近到足夠威脅“海洋”的距離時,全場的壓力就全部集中在了哈格的身上。“海洋”打算趕在被3號機逼近之前,一鼓作氣幹掉“狂戰士”。
以另外一位遠端型王牌進行主攻,這架S系專屬定製機型本身就裝備了三具不同口徑的高斯炮,分別是手持180mm和雙肩120mmX2。然後又有“海洋”的四具210mm高斯加農炮進行預判性線路封堵,外加60mm速射型粒子束狙擊槍進行追擊,就相當於有八件遠端武器同時以“狂戰士”為目標進行遠端攻擊。
換做是其他機師,面對這種架勢,基本上就放棄抵抗了,因為他們根本找不到生路何在。然而哈格雖然全視野飄紅,但是他終究還是找到了一線生機。
正式開戰的瞬間,負責對付哈格的兩架F系一左一右包夾過來,以近戰格鬥為佯攻,實則是給兩架遠端型創造絕殺機會。
一般機師這會兒首先考慮的是一對二的情況下怎麼應對他們的圍攻。然而哈格卻在“危機感”的提醒下看穿了這次攻擊的本質,同時他也感謝這兩位技術流王牌的佯攻,看似最危險的地方,實則是他的一線生機所在。
在哈格飄紅的視野裡,唯獨兩個狹小的區域是安全的,正是這兩架F系身後與之像重疊的地方。
沒錯,哈格的一線生機就是藉助對方兩架F系的遮擋,來保護自己不被遠端火力威脅。
認清這一點之後,“狂戰士”立刻動用脈衝激勵配合覺醒能力“加速”,硬生生地讓這架秒速只有350公里的機體飆升到了近600公里,巨大的G力差點讓他出現黑視。但是他終於搶在兩架遠端型的八件遠端武器完成全方位封堵射擊之前,貼近了其中一架墨綠色F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