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解決的是艦長們對“風暴”發自內心的恐懼,其實基美克護衛隊那天之所以會表現得那麼慫,主要還是因為風宇太狠了。為了幫“暴風號”殺出一條生路,他有史以來第一次直接採取對艦橋的殺傷攻擊。連續兩艘戰艦這麼被擊沉之後,剩下的艦長看到他的斬艦刀時,想到的只有死亡,而不僅僅是失敗。
所以在事後,除了艦隊司令因為帶頭後撤而被記大過之外,其他艦長的退縮行為都得到了原諒。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基美克護衛隊的戰艦接受了一次防護能力的升級。也是基美克2.0的核心內容,第二代R粒子護罩,又稱為R粒子護膜。
第一代的R粒子護罩是以R粒子發生器為核心張開的一個球殼形護罩,直徑根據R粒子發生器功率大小,從幾百米到上千米不等。這種護罩能有效抵禦來自外部的粒子束武器及其他能量武器的攻擊,實用性非常強。
但是這種護罩有一個問題,就是對護罩內部的能量武器缺乏必要的防護力。雖然機動戰士裝備的粒子束步槍及粒子束狙擊槍在R粒子護罩覆蓋範圍內同樣無法射擊,受到R粒子的干擾,會出現炸膛現象,但是斬艦刀卻可以不受影響地正常使用。
斬艦刀和戰績自身的粒子束主炮一樣,有反R粒子干擾的遮蔽機構,可以在高濃度R粒子的影響下正常工作。如此一來,手持斬艦刀的機動戰士就成為這個時期戰艦最害怕的、無解的物件。
為了應對這種一邊倒的狀況,深受其害的UAC聯邦開始研究反制措施。其實自人類有軍工科技這門實用科技以來,一直就是在不停地反制再反制的研究中不停地進步。一樣新戰術誕生之後,誰能先找到反制措施,誰就能在未來戰爭中搶佔先機。
UAC聯邦軍作為近年來被斬艦刀擊沉最多戰艦的一個國家,對於反制斬艦刀的需求遠超其他國家,所以他們很快就研究出了第二代R粒子護膜。
R粒子護膜顧名思義,就是一層膜狀保護層,緊貼著戰艦外壁,而不是像初代的R粒子護罩那樣向外撐開。這樣一來,斬艦刀的攻擊就不再是在護罩內進行,而是需要先擊破護膜才能傷害到戰艦艦體。
不過作為一項新生產品,R粒子護膜的強度還不行,無法徹底擋住斬艦刀的攻擊,只能做到削弱。而且在面對戰艦主炮攻擊時的效果也不好,會因為發生在艦體表面的能量干涉而傷及艦體裝甲板。
所以短期之內UAC聯邦不會把這種技術投放到主戰場上的那些一線艦隊,而是拿來給基美克護衛隊使用。這個安排可以說是恰到好處,完全針對了基本不使用主炮的“暴風號”和斬艦刀無敵的“風暴”。
有了R粒子護膜的保護,基美克護衛隊的艦長們就不再需要擔心自己的戰艦被“風暴”一刀擊沉。這樣一來,這些戰艦就能像“暴風號”那樣,直接加入到機動戰團之中,為GMP人機師們提供火力支援。
除此之外,基美克2.0裡還有其他方面的升級改造,全都是會給風宇帶來大麻煩的東西。
只是這些訊息屬於軍事情報,萊昂納多的商業情報網擅長的領域畢竟不是在這方面,對此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