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真正懂射擊的人才能看懂這組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才能明白“風暴”的這一擊根本不是正常人類能夠做到的,才能明白uac聯邦為何對覺醒者如此忌憚。
作為首當其衝的直接受害者,此刻只剩下9艘戰艦的這支編隊尤為驚恐。各艦的火控手們紛紛把自己的判斷上報給艦長,讓他們的頭兒小心“風暴”的下一次射擊。
而就在這時,4號機再度開炮。不過這一次不是那具需要10秒鐘進行充能和裝填的210mm高斯加農炮,而是肩部那四具120mm高斯炮。
緊湊的四炮連射,四枚暗紅色的金屬高爆彈同時飛出,然後在一秒之後被冷卻消失不見。
已經確認了剛才那艘超新星級主力艦確實是被“風暴”一炮擊沉,剩餘的9艘uac戰艦艦長不可能再無視這四炮。儘管120mm高斯炮的彈丸初速只有剛才那一炮的一半,儘管其彈丸威力還不到那一炮的五分之一,但是隻要是準確命中處於蓄能狀態的主炮口,他們的戰艦隻會落到和剛才那艘一樣的下場。
於是各艦長第一時間發出各自不同的指令。
“全功率剎車!馬上!”
“左滿舵!給我避開!”
“艦首上揚!保護主炮口!”
“發射!主炮直接發射!現在射出去就沒事了!”
在這四種不同型別的處置方式當中,前面三種都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更有可能因為駕駛員操作不及時導致沒能躲過“風暴”的炮擊。所以最終有5艘戰艦選擇了直接開炮,將蓄積的能量釋放掉。只有4艘戰艦採取了規避的方式。
不管這些艦長是如何處置的,最終4號機的這一輪射擊並未能命中任何一艘uac戰艦。
其實理性人格這次射擊完全就是心理戰,並未進行精確瞄準。要做出如此精確的射擊,至少要用彈道預判進行半分鐘左右的計算和微調才行,而且一次只能開一炮,連射的話因為後坐力的影響,後面幾炮完全是沒有精度的。
只是uac的艦長們根本不瞭解這一點,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裡他們只能憑藉本能做出緊急處置,所以集體上當受騙。那5艘選擇主炮直接開炮進行能量釋放的戰艦更是失去了攻擊“暴風號”的機會,被風宇徹底無視了。
而另外四艘雖然還有機會,卻也因為規避動作而減速,與“暴風號”的最近距離被拉遠到了7000公里,威脅大不如前。就算是這樣,風宇的理性人格一不做二不休,繼續用肩部四具高斯炮轟擊這四艘還有威脅的戰艦。而且他還故意直接瞄準艦身進行攻擊,誘使這些戰艦的系統發出遠端攻擊警報。
於是草木皆兵的四位艦長只能選擇再次規避,後果就是越躲越偏,與“暴風號”的最近距離被拉開到了一萬公里以上。這時候駕駛3號機的感性人格也意識到沒有自己的表現機會,乾脆收起斬艦刀往回飛,以便儘快讓“暴風號”進行機體回收。
就這樣,在真真假假的炮擊當中,雙方終於進入了最近距離,也就是uac編隊唯一的一次炮擊機會。然而就在好不容易能夠進行射擊的時候,“風暴”4號機黑洞洞的高斯炮炮口再度電光繚繞。
這是高斯炮射擊時,炮管裡的螺線管通電的景象,電能被迅速地轉化為金屬彈丸的動能以及少許的熱能。有經驗的機師或者戰艦指揮、駕駛人員可以透過這種通電現象預判對方進行射擊的時間。
“風暴”4號機的每一次炮擊,對於這四艘戰艦就是一次生死邊緣的遊歷,每一位船員就感覺自己在地獄門口逛了一圈,根本無心戰鬥。
儘管迄今為止風宇只射中了一次,但是這四位艦長依然沒有勇氣與之進行對射,而是老老實實地再次選擇規避。在這個位置上,他們的規避意味著再次失速,面對即將進入出發區的“暴風號”,這四艘戰艦終於連唯一的炮擊機會都失去了。
眼看對方已經沒有機會向“暴風號”開炮,4號機這才脫離艦首裝甲板,飛到側舷位置接受回收。
幾秒鐘之後,這艘戰艦順利進入出發區,同時曲率引擎的預熱也已經完成,瞬間化作一道迅速遠去的空間波動,消失在太美h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