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機動戰士WS> 第一百一十章 大撤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章 大撤離 (2 / 2)

話說回來,在當下這個時期,隱形狀態下的“暴風號”就是無解的,戰艦主炮打不中,機動戰士不敢靠近,除非風宇自己上。

而今天是“暴風號”最有可能被炮火擊中的一天,航行中狹窄的雷區通道當中,這艘戰艦基本上已經被限定了活動區域,只要稍微偏離航道,就會觸發太空機雷。基美克護衛隊的戰艦隻要敢開炮,瞄準航道中線開火,命中率並不算低。

過了今天,再想要以一支編隊規模的戰艦攻擊處於光學隱形狀態的“暴風號”,就需要被稱為“隱形戰艦反制學”的這個學科再繼續進步,直到定位精確度能夠小於直徑300米,使單艦炮擊的側面命中率高於十分之一。而在這個直徑範圍內,滿編一線艦隊的一輪齊射也能正面命中“暴風號”。

從1公里到300米,粒子的散佈形狀受戰艦航速影響,受附近天體引力影響,受戰場整體r粒子濃度影響,有著多達數十個相關引數。只有完全精確地掌握這些引數,才能把定位精確度提升到直徑300米以內,但這就需要比現在更加先進的戰艦感測器技術,才能準確採集資料。

總而言之,根據軍事科研人員的預測,十年之內,“隱形戰艦反制學”還不能完全實用化,僅僅是提供一個理論依據,還需要後人的持續努力。

再退一步,就算定位精確度提升到300米以內,也只是確保能夠命中光學隱形狀態下的“暴風號”。要想擊沉這艘戰艦,前提條件是“暴風號”不開啟r粒子護罩。如果要想擊沉開啟了r粒子護罩的這艘隱形驅逐艦,定位精度必須進一步提升到120米以內。

120米這個數字可就非常了不得了,已經比驅逐艦200米的長度還要小一些,只是在橫向或者縱向相當於3艘“暴風號”並排。

“暴風號”的陰影區可以擴散到直徑上千公里的範圍,要想定位到這種程度是極其困難的,需要科技出現劃時代的進步才有可能。

說到底,在人類當前的科技水平下,處於光學隱形中的“暴風號”就是無解的。

當這艘無解的“暴風號”穿過雷區,便如放虎歸山龍游九天,想要再次抓住這樣用雷區將其圍困的機會千難萬難。

如果同樣的事情是發生在新亞洲共和國,英勇的共和**人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也會想方設法將其留下,絕不會出現基美克護衛隊這樣的慫樣。不就是最後一柄斬艦刀,不就是以艦橋人員的生命為代價,從戰略層面來看,這點犧牲都是值得的。

在這種戰爭年代,就算還不至於人命如同草芥,但也不應該像uac聯邦那樣虛偽地標榜人文主義精神。空有強大的國力和軍力,卻沒有與之匹配的軍人意志精神,實在是可惜之至。

客觀地說,站在敵對的立場來看待“風暴”與“暴風號”,直接或者間接因為這個傳奇組合而損失的兵力早已超過一支艦隊的規模。而如果放他們離開,今後uac聯邦軍還會有更多的損失,並且絕不止一支艦隊。

如果不是這該死的人文主義精神作祟,讓軍人更有血性一些,今天“風暴”與“暴風號”絕對沒機會逃離這片空域。

uac只能怨自己作繭自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