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盧卡申科揮舞鐮刀展開攻擊的同時,“雙子星♂”主動迎上並貼近,切入到貼臉的距離。所謂一寸短一寸險,這種距離下的長兵器反而要吃虧,只要他的合金軍刀直刺中門,“鐮刀AM”連格擋的能力都沒有,基本上是瞬間秒殺的命運。
面對這種不利的局面,盧卡申科卻一點都不急,因為他不是第一次遭遇這種破解方式。在模擬器的對戰中,風宇不止一次用這招打爆他,給了他深刻的教訓,他也因此摸索出了相應的對策。
只見黑色塗裝的“鐮刀AM”突然後仰,形成一種以腳底垂直於“雙子星♂”的姿勢,同時腳底兩個大功率主噴射口全開,形成迅速後退的架勢。
這種姿勢對於雙刀或者手持其他種類武器的機動戰士是極其不利的,基本上喪失了攻擊對手的可能,反而讓自己破綻百出,極易被對方從機體下身“爆菊”,直接打爆位於髖部到小腹位置的動力爐。
但是盧卡申科這架是“鐮刀AM”,他的武器形態有別於他人。這個動作反而形成二段攻擊——“斷頭臺”!
“鐮刀AM”手中的鐮刀是一柄雙頭鐮,一端合金刃,一端粒子光刃。對付擁有R粒子盾的F系專屬定製機型,粒子光刃是無效的,只能用合金刃來攻擊。
此時合金刃從“雙子星♂”的頸後迅速拉回,正好形成一刀斷頭的攻擊姿態。而面對這種攻擊,暗紅色F系很難做出有效閃避動作。
要知道機動戰士是以人形外觀來設計的,雖然身上分佈著各種角度的向量噴口以便隨時變換身體姿態,但是根據部位的不同,向量噴口的分佈也存在著功率和數量上的差異。
在機動戰士的腳底和臀部各有兩個大功率主噴口,因此向上的推力是最大的。平常全速飛行的時候,機動戰士通常是採用臥姿飛行,只要近身格鬥時才會轉為立姿。
除了向下的噴口之外,身體軀幹部分還有不少小功率噴口,用以控制身體姿態和做出轉身動作之用。
而在機動戰士的肩膀以上位置,這裡既要安裝大量的感測器,還要掛載肩部武器,根本沒有多少地方可以佈置向量噴口。只剩下頭頂天門蓋位置能佈置一個,於是向下成了機動戰士速度最慢的移動方向。
面對“鐮刀AM”的二段攻擊“斷頭臺”,“雙子星♂”最快脫身的辦法自然是向下。但以頭頂那一個孤零零的向量噴口,顯然無法提供足夠的向下推力讓他迅速脫險。
而最容易做的動作是向上飛,但這樣做只會死得更慘,直接由斷頭變為腰斬,要麼切斷駕駛艙,要麼傷到動力部,都是必死結局。
至於兩側就不用考慮了,順著鐮刀揮舞方向的一側是逃不掉的,“鐮刀AM”只要動動手臂就能形成三段攻擊“斬首”。逆著鐮刀揮舞方向則會直接被鐮刀柄擋住,無路可逃。
在盧卡申科看來,二段攻擊“斷頭臺”是他的得意之舉,從來沒有在模擬器對戰中使用過,就是準備留著某一天一鳴驚人的。
然而他還是低估了頂級技術流王牌機師對於近身格鬥的理解和掌控能力。
“雙子星♂”壓根就沒有想過躲閃這種事,以他的實力和所處的層次,已經多少年沒有在近身格鬥中做出躲閃動作。這世界值得他做出閃避動作的機師屈指可數,其中肯定不包括盧卡申科。
只見暗紅色的“雙子星♂”揮刀向後,直接擋住了鐮刀的合金刃,同時“暴怒”的巨大力量帶著鐮刀,將“鐮刀AM”給狠狠地拽了回來。
“要死了……”盧卡申科已經做不出任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