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如果兩架機動戰士同向飛行,追擊的一方要想依靠近戰武器傷害對方是很難的,直刺的話可能僅僅是刺破裝甲蒙皮,然後自己的速度降下來,對方的速度提上去,瞬間就能脫離。
面對這種情況,要麼武器採用橫斬,從垂直於運動方向來攻擊;要麼就得擁有速度優勢,至少在相對速度上比對方快100公里\/秒。
這就是為什麼專屬定製機型擊殺三代以前的量產機非常輕鬆,而對付速度更快的機型就比較難的原因。
“雙子星♂”的F系相對於海峰的“炮臺AM”,相對速度差還達不到100公里\/秒。海峰如果全速後退的話,“雙子星♂”就只能橫斬或者遠端武器攻擊,或者乾脆繞前堵截,製造相對運動的機會。
問題是海峰居然沒動,還和之前站樁射擊時一樣懸停在太空中,這裡頭就有些意思了。
遠端型機動戰士雖然會在被近戰格鬥型近身時慘遭完虐,但並不代表他完全沒有機會。只要足夠冷靜和果決,拼個同歸於盡並不是不可能。這樣的案例在多年的戰爭中出現過不止一次,甚至還出現過遠端型王牌成功翻盤的結果。
“雙子星♂”心想,“他這是在誘惑我直刺嗎?這樣一來我的背部向量噴口全開,轉向力不足,如果他能準確地抓住我攻擊的一瞬間爆發一波槍炮攻擊,我基本上就在劫難逃了。只是他自己也死定了,受後坐力的影響,他不可能從我刀下及時逃開。這隻能是同歸於盡的結局……”
從正常角度來看,除非到了迫不得已非死不可的境地,一般沒人會這麼做,畢竟生命只有一次。但是“雙子星♂”想得更遠,“對了,那個Awaker組織的機師該不會都是死士吧?就像之前那個該下地獄的傢伙!如果是這樣就說得通了。以一個死士拼掉一位王牌,確實划算。”
“雙子星♂”自認為不能讓對方如願,放棄最容易得手的直刺,改為橫斬“炮臺AM”的腰部。機動戰士做出橫斬動作時,身體一側向量噴口出力,一旦遇到突如其來的攻擊,倒是非常容易順勢進行變向閃避。
然而“雙子星♂”錯了,海峰並不想死,之所以不閃不退,是因為他有壓箱底的覺醒能力。當暗紅色F系的右手合金軍刀斬向“炮臺AM”時,“雙子星♂”體驗到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感覺。
合金軍刀就像斬在了重灌防禦型的合金盾牌上一樣,僅僅沒入機體幾厘米深,基本無法造成多大的傷害,更談不上擊墜。但是“炮臺AM”的蒙皮裝甲不可能像合金盾牌那般厚實,所以這種現象絕對不正常,有點像粒子光刀斬中R粒子盾時所感受到的那種斥力。
對的,就是斥力。
R粒子盾和R粒子護罩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粒子之間的相互斥力進行防禦的。而海峰發動的覺醒能力“鐵壁”則是將精神力在機動戰士體表轉換成一層肉眼看不見的斥力盾。兩者都是基於斥力來防禦,之間的區別在於R粒子盾是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專防能量武器,對於宏觀世界低速運動的物體反而無能為力;而“鐵壁”則是宏觀世界的牛頓力,只能防禦動能武器,在粒子束武器面前就如同一個脆弱的肥皂泡。
防禦動能武器的斥力盾一直是軍事領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探索方向,但是即便到了SC0105年的今天,實用型的斥力盾依然沒有誕生。只有在實驗室裡透過大型裝置勉強能製造一面強度不大的斥力盾,根本無法滿足實戰需要。
而覺醒者卻憑藉人類的身體和精神做到了這一點,人類自身才是一個最大的寶庫。
“雙子星♂”對“炮臺AM”的攻擊無疑是失敗了,即便他的“暴怒”比“熱血”更加強大,但是在“鐵壁”面前依然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反觀海峰,在“雙子星♂”出刀的同時,也到了他反擊的時刻,左手60mm粒子束狙擊槍,右手120mm高斯炮,肩部擲彈器和40mm高斯機槍同時開火,形成一個全方位的火力包夾。
這一擊令風宇歎為觀止,可以說已經完全達到了遠端型王牌的水準。再加上“鐵壁”能力,可以說未來的海峰絕對是一個可以和技術流王牌面對面叫板的遠端型王牌,也是迄今為止獨一無二的一個。
風宇終於明白,遠端型機師未必就需要“必中”和“必閃”這樣的遠端型能力,精神干擾型能力對於遠端型而言只是錦上添花,讓他們的攻擊能力更強。反而“鐵壁”這種看似近戰格鬥型的覺醒能力,才是補全遠端型王牌機師唯一短板的良方。
在刀槍無眼的戰場上,生存能力永遠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活下來才有未來的一切。
不管海峰的這一輪齊射最終能否傷害到“雙子星♂”,風宇這一刻只想為海峰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