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秘密武器即將登場,機師們計程車氣略有提升。只是在機動戰士WS還未被擊墜之前,他們的信心有所保留,不可能將希望完全寄託於一件還未正式投產的試做型武器上面。
不過即便如此,第4編隊的機師們還是在這一瞬間展現出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精神面貌,作戰風格也變得更加堅韌頑強,恢復了一線艦隊機師應有的本色,只是攻擊性還略有不足。
風宇的理性人格作為旁觀者,第一時間察覺到了這種變化,並立刻警惕起來。在對方沒有擊墜任何一名覺醒者機師的情況下,士氣突然有所回升,這必然是後方指揮官給出了什麼利好的承諾,讓他們重拾信心的結果。
就在這時,他看見第9艦隊基地空港裡飛出一架奇怪的飛行器,個頭和機動戰士相差無幾,形狀卻像一門炮,其最前端就是一個黑洞洞的炮口。
理性人格進一步地仔細辨認,發現這還真就是一門炮,而且根據其外表展現出來的一些特徵來看,應該是動能武器,而不是粒子炮。
太空自走炮?
風宇有些想不明白,大炮打機動戰士向來不靠譜,難道做出這樣一門太空自走炮,就能近距離擊中機動戰士?
而且根據他平日裡對各種粒子炮、高斯炮和電磁軌道炮的簡單涉獵,知道這些炮都應該具備一些什麼重要引數,才能發揮出一些怎麼樣的效能。
比如作為戰艦主炮的粒子炮,其火力部就是一具粒子發生器和粒子加速器,火力部佔用的空間越大,主炮的口徑就越大,粒子射速就越高,殺傷力就越強。
再比如高斯炮,則是利用通電螺線管產生磁場加速金屬彈丸,為其提供巨大的動能,同樣由螺線管的尺寸來決定武器的威力。
再來就是隻有像“天京右眼”那樣的大型軍事要塞才會安裝的電磁軌道炮,則是依靠洛侖磁力來推動炮彈,決定其威力的是電力的綜合強度。
從眼前這架小型太空自走炮的尺寸來看,電磁軌道炮是完全沒可能了,這個尺寸的電磁軌道炮射出來的炮彈估計只能是個笑話,哪怕被淘汰的鐵球都能輕易避開。
如果是粒子炮的話,按照其大約1600mm的口徑,整體尺寸應該再大幾倍才夠,不然射出來的粒子束只能用來給機動戰士撓癢癢,甚至不如40mm粒子束步槍。
排除以上兩者的話,那這就是一門高斯炮了。
但理性人格覺得還是不對。
高斯炮強調的不是射速,而是巨大的動能殺傷力,是一種中近距離武器,幾千公里就是極限。因為彈丸飛行速度相對於粒子束武器來說偏慢,距離太遠的話容易被閃避。這也是為什麼剛才風宇面對16艘戰艦的數百炮塔火力覆蓋,依然能閒庭信步的原因。
基於這個原因,高斯炮不可能作為戰艦主炮使用,因為根本射不到幾千甚至近萬公里遠的敵艦。所以根本沒人研發大口徑高斯炮,地球聯邦遠端型機動戰士SR手中那把雙持180mm高斯炮已經是目前可見的最大口徑高斯武器。
&nm口徑的高斯炮能幹嘛用?難道直接開到“暴風號”近處開炮?
問題是“暴風號”現在已經進入光學隱形,這架太空自走炮肯定是用來對付機動戰士的,實在是有些說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