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飽和射擊是一種很少使用的戰術,是採用強大的火力封鎖線迫使進攻方無法靠近,只有被動防禦一方會採用,代價相當之大,消耗的物資遠大於正常戰鬥,對武器裝備的損傷也不容小覷。
一般來說,一小時的飽和射擊足以令機動戰士隨身攜帶的遠端武器和戰艦炮塔報廢,同時對火控手和機師的精神也是一種摧殘。屆時如果沒有可輪換的後備部隊,讓這支部隊退下去休息以及維修,那就只能算是一種臨死前的迴光返照。當初E4戰役時,新亞洲太空軍第10艦隊處境如此艱難,都不曾使用這種戰術。
第4編隊指揮官這麼做純粹是為了自己的前途考慮,以榨乾所有潛力為代價,換取一個對自己最有利的局面。
基地指揮官作為唯一能夠制約及干涉第4編隊指揮官的人,卻沒有提出反對意見。因為這個決定同樣對他有利。如果基地被摧毀,作為指揮官,他要麼戰死,要麼活下來承擔責任,總之沒有任何好處。
在兩個人的默契下,第9艦隊留守兵力開始向半要塞收縮,以飽和射擊將自己變成一隻讓對手無法接近的刺蝟。
面對這種情況,強如風宇也無法突破如此密集的火力封鎖。不過他的本意也沒打算要摧毀這座基地,而是想要圍點打援,逼迫第9艦隊主力回防。
這就是站在個人不同的利益來看問題了。
NO需要Fi合金,卻不在乎第9艦隊經受一點損失,反正這支艦隊表面上還是UAC的艦隊,UAC軍方自然會去承擔這一部分損失。
第4編隊指揮官需要保住自己的地位,所以不考慮第9艦隊因此付出的代價是否值得。反正只要守住基地不失,即便成本高了點,他至少不能算是有過失。
至於風宇則是想從NO的手中奪得那批Fi合金,是否摧毀第9艦隊基地並不重要。他現在已經超脫了國家紛爭的層面來看問題,曾經身為新亞洲人與UAC之間的恩恩怨怨比起NO對這個世界的威脅並不算什麼。
摧毀基地,損失的是UAC,受益的是新亞洲和新歐盟這些與之為敵的國家;搶到Fi合金,損失的是NO,受益的是Awaker這個與之抗爭的組織。
如果第4編隊指揮官理解風宇的立場,相信他會做出一個不同的決定。但正因為他的眼光受限,立場狹隘,所以做出了對風宇比較有利的決定。
因為連續的失利,第9艦隊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一種非常尷尬的境地,空有幾十艘戰艦,卻沒有足夠的機動力量進行作戰。剩下兩支完整編隊根本無法兼顧基地與WG1太空城,只能選擇其中一邊進行防守。相信只要第9艦隊艦隊司令沒有喪失基本的判斷力,就會選擇自己的基地,而不是那10船和他們沒有直接利害關係的Fi合金。
在這個戰爭的年代,手中的兵力才是一位高階將官立足的根本。失去了艦隊和基地,別說UAC會怪罪於艦隊司令,像新亞洲太空軍對待李銳中將那樣安排個沒有兵權的職務,就算叛逃到NO也不會受到足夠的重視。
別看第9艦隊現在好像被打得很慘,但實際上目前的損失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十幾艘戰艦、上百名機師。看起來數量多,其實是由連續四場戰鬥累加出來的損失,只要能以最小的損失熬過這次危機,根基沒有受損,恢復起來其實也很快。
現在就看第9艦隊懂不懂和風宇“配合”,守住各自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