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宇再次採用當初在W1第一次斬艦時的作戰方式,利用敵艦處於基地R粒子護罩範圍內無法開火的限制,在基地的空港裡強行攻擊這艘驅逐艦的主炮口。
這期間,基地的留守主官意識到情況不妙,趕緊關閉基地R粒子護罩,並且下令所有機動戰士和鐵球出擊。但是他的命令已經遲了,等到風宇摧毀了驅逐艦的主炮時,UAC機動力量才剛剛出現在空港。
風宇看了一眼這艘失去戰鬥力的驅逐艦,並不急於鑽進其艦內實施最後的打擊,這樣容易被堵在裡頭被動挨打。一旦失去了靈活的機動能力,即便是王牌機師駕駛的專屬定製機型,也不見得比常規量產型MS強多少。
於是他暫時不管這艘彗星級驅逐艦,轉身先去收拾那些MS和鐵球。只見機動戰士WS雙刀齊出,肩上120mm高斯炮每兩秒一次射擊。每一刀斬下,必有一架MS被摧毀,每一炮轟出,就有一架鐵球被打爆。
短短一分多鐘,空港裡的UAC機動力量已經被清掃一空,四架MS被擊墜,唯有遠端型的MSB眼看敗局已定,拋下基地獨自逃向茫茫太空。隨著MSB的逃亡,倖存的鐵球也立刻跟風,空港裡只剩下一堆殘骸。
GS5基地位於該星域第五行星其中一顆大體積衛星的L5,與之相對的L4還有一座民用太空城。這些逃亡的UAC機師和駕駛員不需要飛太遠,便能躲進民用太空城裡。至於風宇是否會攻擊民用太空城他們不知道,但是民用太空城裡頭有不少飛船可以進行遠距離太空航行,是他們逃生的機會。
相比之下,GS5基地裡的UAC軍人可就坐蠟了,除了那艘彗星級驅逐艦,空港裡就只剩下兩艘運輸艦,最多隻能搭乘一千人左右,而且前提是風宇肯放過這兩艘沒有攻擊力的運輸艦。
當然,風宇從來就不是那種趕盡殺絕的人,除非今後面對NO還有可能改變這種風格。他在收拾完干擾的機動部隊之後,便再次飛向那艘還在猶豫是否應該獨自離開的彗星級驅逐艦,從艦首火力部鑽了進去。
戰艦艦長和機師不同。艦長是屬於指揮人員,而機師是一線作戰人員。這直接導致了他們面對困局時的可選項完全不同。
在UAC的軍事條令當中,一線作戰人員在明知留下來必死且犧牲無益於改變戰局的情況下,可以自主選擇逃生,不算是逃兵。這種以人為本的人性化條例給了機師們獨自逃生的權力。
而作為指揮人員的艦長擁有權力的同時,也有為友軍單位提供保護的義務。也就是說,這艘彗星級驅逐艦就算要逃跑,也得先儘可能多地搭載一些基地人員一起逃生,而不能棄他們於不顧,否則就算逃掉了,一旦基地被風宇摧毀,動力爐核爆導致基地人員大量陣亡,他就得上軍事法庭。
這樣的顧慮讓驅逐艦艦長不敢立刻離開空港,而是暫時選擇觀望。但是風宇的動作實在是太快了一點,只花了幾分鐘便將機動部隊清理乾淨,以至於他想跑也來不及了。
片刻之後,彗星級驅逐艦被風宇從內部擊沉,又一次斬艦!
另外兩艘運輸艦更是不能逃,基地留守主官已經下令讓他們收容基地留守人員。他們只能在空港裡戰戰兢兢地看著這架藍白相間的機動戰士肆虐。
不過風宇總算是沒興趣對他們出手,而是直接鑽進了基地內,直奔中軸動力區。
此時基地裡已經沒有任何防衛力量,風宇看著大量UAC後勤軍人爭先恐後地湧向空港,準備登上運輸艦逃亡。他還是有些心軟,在動力區等待了十五分鐘,給這些後勤人員逃生的時間,才開始動手攻擊動力爐。
等到他完成最後一擊,動力爐進入失控的核聚變狀態,再從空港原路返回,那兩艘運輸艦已經載滿了人飛離。即便如此,仍然有數以千計的UAC軍人被困在空港裡逃生無門。
看了一眼這些因為自己而即將面對死亡的UAC軍人,風宇嘆了口氣,“抱歉了,這是戰爭!”
機動戰士WS迅速地飛向太空,向著“熱帶高壓號”所在的方向飛去。
GS5基地被摧毀的訊息很快透過相距不遠的L4太空城傳回好望角,數以千計的UAC軍人陣亡是近年來與新歐盟停火之後的最慘重損失。UAC新非洲星系方面軍司令震怒,下令從與GS5臨近的星域調派五支艦隊增援SG4戰場,全力打擊新歐盟。
風宇的火上添油終於讓這場新非洲星系的戰爭全面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