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進行到這一刻,雖然時間上還只是短短的幾分鐘。但是機動戰士WS的胸口留有MS原型機的合金軍刀洞穿的刀口,身後追著30枚火箭彈,卻還是毫不遲疑地返身衝向已經圍攏過來的幾十架MS,全身散發著一種義無反顧的強大氣勢。
這種氣勢,有如一個人的千軍萬馬!一往無前!毅然決然!
UAC的機師們有些膽戰心驚,這樣的戰鬥他們從未經歷過,這樣的對手他們從未面對過。這是一位斬艦俱樂部的王牌機師,而每一位王牌機師都是一個傳奇,身上都揹著超過三百的擊墜數。
在場所有機師的擊墜數加起來也沒有三百這麼多,而他們的兵力總和加起來也湊不夠三百個擊墜數。是的,留守編隊的五艘戰艦加上66架MS全滅也不過是兩百個擊墜數。換句話說,眼前這位王牌機師在過往的戰鬥中累計消滅了超過留守編隊的兵力。
在機動戰士出現之後的短短十年間,陣亡於戰場之上的王牌機師也不算很少,超過了兩位數。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由別的王牌機師完成擊墜,真正靠人海戰術來達成的不到一巴掌之數。
誰都知道,王牌機師在戰場上的一舉一動,絕不僅僅是耍帥而已,更意味著一種對戰鬥的理解和掌控。
風宇一定是想做什麼,只是他們不明白。
就在所有人驚疑不定的時候,機動戰士WS已經衝入了MS叢集中,肩部120mm高斯炮一炮轟向其中一架MS,隨即接著後座力加速變向,閃身來到一架重灌型的身後。
“目標消失!火箭彈失去鎖定目標!進入無序攻擊狀態!”
火箭彈的飛行速度雖然相對於機動戰士偏慢,但是其攻擊比其他遠端武器有一個明顯的優點,那就是對於目標的鎖定與追蹤。UAC的火箭彈彈頭上裝有多種感測器,紅外線感測器用於鎖定機動戰士向量噴口熱源,光學感測器識別目標外觀,除此之外還有主動式電磁波驗證敵我識別程式碼。
但是這一刻,所有三種識別手段都被風宇破解。當機動戰士WS躲到那架MS身後,火箭彈的光學感測器首先失去了目標。而紅外線感測器卻出現了錯誤判斷,將這架倒黴的MS誤認為目標。至於電磁波識別,在R粒子遍佈的戰場上,本來就屬於有效性最差的一種備用手段。而當風宇的專屬定製機型擁有R粒子護罩之後,更是隔絕了電磁波識別的可能性。
“一架MSD擋不住所有火箭彈,他的犧牲是有價值的,這位王牌機師死定了!”第6艦隊旗艦上,一位參謀如此說到。事到如今,他也只能這麼安慰自己。
30枚火箭彈雖說是齊射,但是根據每一位機師的神經反射速度不同,根據每一架遠端型MS的站位不同,事實上還是分出了先後順序,會形成一個前後間距在兩秒鐘的攻擊梯次。
正如那位參謀所判斷的,風宇如果指望這架重灌MS幫助自己擋住全部的火箭彈,那他就真的死定了。
但是結果卻令UAC失望了,機動戰士WS重重地在MSD背後蹬了一腳,一方面將其踹向火箭彈飛來的方向,一方面自身獲得繼續向後的加速。
風宇的這個動作,使得機體身形再次暴露在大部分火箭彈的光學感測器下,識別重新建立,追蹤又一次開始。但是MSD還是難逃一死,他為風宇擋下了三枚來自正面的火箭彈。
可是就在這麼短短的一秒鐘裡,機動戰士WS已經撲向了另一架MS的身後。
第6艦隊旗艦裡一片肅靜,在場的艦隊高層脊背發涼地看著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