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機動戰士WS> 第二十一章 狼來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一章 狼來了 (1 / 2)

宜居行星普遍有著和地球非常相近的生存環境,其大氣層厚度大約在1000公里以上。自下而上分佈著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電離層和逸散層。

對流層的厚度是隨季節和緯度不同而有所變化的,厚度大約在817公里,是舊時代人類民用航\/空器的主要活動領域,同時也是新京星異族的日常巡邏區域。

再往上的平流層又稱同溫層,在對流層到距離地表50公里的地方,是異族的活動極限,也是機動大隊與異族交戰的主戰場區域。在對流層距離地表2030公里的範圍,空氣中的氧分子在恆星紫外線的作用下,形成了臭氧層。

臭氧即O3,又稱為超氧,對於紫外線及高能粒子有著強大的吸收作用,保護著地表生物不受宇宙高能射線的傷害。這是宜居行星之所以能夠誕生生命的一個重要條件。人類太空時代的粒子武器,本質上就是以高能粒子流進行打擊,所以臭氧層就是行星的一面天然盾牌。

太空時代人類所使用的各種主力戰艦,其設計的初衷都是考慮外太空作戰,其龐大的體型和空氣動力學形態均不符合大氣圈內作戰的要求。強行將戰艦駛入大氣層,只有一種結局,那就是墜毀。否則將主力艦下降到臭氧層之下,再展開主炮攻擊,消滅新京異族也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平流層之上的中間層和電離層在性質上比較接近,區別在於溫度的變化。而這兩層對於宜居行星同樣意義重大,吸收了來自太空中的各種動能衝擊。每年自外太空而來的大量隕石在這兩層被燒燬,以流星的華麗姿態展現在了地表生物的眼中。

如果說平流層的臭氧是防範粒子武器的盾牌,那麼中間層和電離層就是對付動能武器的厚重灌甲。在這三層的保護下,馳騁於太空中的戰艦隻能望洋興嘆。

作為行星生命,新京異族生物就算能飛到這樣的高度,也沒有什麼戰鬥力了,所以他們從來不會進入該層。而對於空降的機動戰士,如果不是CJ塗層的存在,他們也無法順利進入平流層。

如此一來,大氣層內的戰鬥被拉回到了舊時代的水平,機動戰士相比於舊時代的戰機並沒有太大的優勢可言,只能說各有長短。機動戰士固然擁有全方位移動的靈活度,但也因為不符合大氣層內飛行的最優空氣動力學形態,導致時時都要消耗大量的引擎輸出功率以維持飛行姿態。

如果新京異族能夠並且願意飛到更高的地方作戰,對於機動軍來說,這場仗就輕鬆了。但現實就是如此的骨感,他們只能在平流層和對流層作戰,導致艦隊只能在太空中隔著大氣層看戲。

新亞洲共和國與UAC交戰多年,即便涉及到了行星爭奪戰,也都是將戰場放在太空中來進行的,雙方都不願意那麼辛苦地在大氣層內交手。但是此時機動軍面對的是守土的新京本地種族,那麼戰場就沒得選。

實際上這還是站在機動軍的角度來看問題,如果是由新京異族來選,他們更願意在對流層裡頭戰鬥,那裡有足夠的上升氣流,來加強他們的飛行能力。

但是異族現在也是很頭疼,見識過雲爆彈的威力之後,異族之王只想在儘量遠離地面的地方與對手戰鬥,這樣的容錯度比較高,免得一不小心漏顆雲爆彈下去,把他的老巢給抹平了。

風宇在作戰會議上的靈機一動,便是抓住了異族害怕雲爆彈的心理。“既然他們害怕,我們就多給他們來點雲爆彈,讓他們手忙腳亂,以此分散他們的戰鬥力。”

立刻有人提出了質疑,“首先我們的雲爆彈存量不多,按照你的方法,可能打完兩個王庭就會耗盡。其次雲爆彈也不能濫用,也會造成嚴重的環境破壞。大量的消耗氧氣,生產二氧化碳,會造成溫室效應。”

“環境問題留給環境學家去擔心,我們只考慮如何勝利!”潘克少將打斷了那人的話,“關鍵是你要如何用這些雲爆彈?”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