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這位BU駕駛員依然是低估了眼前的對手。
在一對一的正面近戰中,風宇不止一次面對對手想要拿遠端武器攻擊自己的時候。在他看來,這簡直太小兒科了。僅僅從對方機體頂部那支40mm粒子束步槍槍口的轉動,就可以輕而易舉判斷其意圖。如果他是這麼容易被打中的,那早在K星域的時候就已經被盜採者們打爆了。
此時眼見藍色BU主動從廢墟里頭出來,風宇也不客氣,隨手就是一槍,不求擊墜對方,只要能打亂其節奏就行。
而他的做法相當奏效,之前黑色鐵球一槍未開,以至於BU駕駛員竟是習慣性地認為這架手持合金軍刀假裝自己是MA的近戰鐵球不會開槍,沒想到這時候在如此近的距離來了一發。反應過度的他下意識地就動用了脈衝激勵來保命,橫向位移避開粒子束攻擊。
就在這時,後方的另一架BU開了第四槍,未能形成集火,再次被黑色鐵球輕鬆閃避。而避過了風宇攻擊的這位晚了一秒鐘才開火反擊,同樣沒能命中。
風宇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對方既消耗掉了保命手段,而且打亂了聯手的節奏。黑色鐵球如閒庭信步般的一個Z字形連續閃避,便來到了對方跟前,右臂合金軍刀略顯笨拙地劈下。
三倍重力是個巨大的負擔,加之鐵球的機械臂遠不如MA那般如臂指使,風宇也是巧婦難為。合金軍刀被藍色BU交叉於胸前的兩支機械臂擋下,只砍斷了一支左臂,卻卡在了右臂上。
而這個時候,後方的第五次射擊如期抵達。
機動戰士的機械臂雖然是仿生設計,但手中的合金軍刀可不像人類那麼握持,而是有鎖止裝置將其固定在手臂上,輕易無法拋棄。
黑色鐵球這會兒丟不掉卡住的合金軍刀,也因此制約了機體的左右移動範圍。換句話來說,就是無法橫向閃避後方的粒子束攻擊。
但這種事難得倒風宇嗎?
當然不可能,他的三維意識可不是假的。再次故技重施,關閉鐵球底部主噴口,上方向量噴口全開,同時右機械臂做出上舉動作,免得影響機體下墜。
一連串動作完成之後,黑色鐵球瞬間下沉了四米,背後的攻擊擦著架設在頭頂的粒子束步槍而過,將步槍與鐵球連線的基座給熔斷。
“轟!”
一架鐵球的駕駛艙被正面命中!
是BU!
沒錯,風宇的黑色鐵球避開了之後,來自後方的粒子束卻不會消失,而是射中了自己的同伴。
“不知道這算不算我的擊墜數?”能讓對方誤殺自己同伴,風宇異常的解恨,心裡不由得這麼想到。
事實上,這個擊墜數確實被戰場記錄儀承認了。因為對方的誤殺是由風宇主動營造出來的局面,這就像足球運動中某些前鋒射門時候故意利用對方後衛的身體進行變線,讓守門員無法防守,通常這種情況就不會再被判斷為烏龍球。
擊墜數+1!
誤殺隊友的那架藍色鐵球駕駛員極其無辜,整個人如同石化一般,呆呆地看著起火燃燒的同伴,呆呆地看著黑色鐵球好整以暇地抽出卡住的合金軍刀,調頭往自己飛來。
他已經陷入無助的絕望。
之前二打一,他還是從背後偷襲,都未能有效地傷害對方機體。最後一擊雖然癱瘓了黑色鐵球的遠端火力,但明擺著這是一架近戰鐵球,根本不在乎有沒有粒子束步槍。
可是,新亞洲共和國啥時候有近戰鐵球這種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