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機動戰士WS> 第四章 受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章 受訓 (2 / 2)

鄒忌將這幾個人的神色盡收眼底,並默默記在心裡,才接著往下說,“不管怎麼樣,我會一視同仁地給你們機會,能不能成為機師關鍵還是看你們自己。”

接下來,他便從最基礎的知識開始向眾人講解人型機動戰士,涉及的範圍涵蓋了機體引數、引擎動力、機械結構、工作原理、日常養護等各方面知識。用他的話來說,“只有從每一個細節去了解你的機動戰士,你才能發揮出它的最強戰鬥力。”

如果說之前眾人僅僅是透過模擬器直觀地去感受機動戰士,那麼訓練基地就是鞏固他們的基礎知識,讓他們對人形機動戰士的瞭解更加全面。

就如同一個賽車手,如果只懂得換檔、剎車、踩油門,那他就永遠只能是二流。真正的車王,比如F1的傳奇人物舒馬赫就全程參與了自己座駕的改進和除錯工作,從根本去了解自己座駕的效能和每一個細節,才能成就一代傳奇。

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懂,但能否做得到,還在個人悟性問題。也許某位機師在駕馭機體方面有著無與倫比的感覺和天分,但是在機電知識上卻一塌糊塗,那麼他固然能發揮極高的戰鬥力,卻也可能在某次關鍵戰鬥過程中因為過度使用引擎而導致喪失動力,最終飲恨沙場。

同樣拿賽車舉例子,與舒馬赫同時代的某位準車王,曾經無數次在分站賽接近尾聲的時候引擎爆缸而不得不退賽。當時外行人總說他運氣不好,或者責怪車隊,但實際情況是他總是過渡使用引擎。

機動戰士的引擎和賽車引擎是一個道理,其微型動力爐的輸出功率是可控的,在一個安全範圍內可隨意使用。但那個安全功率卻不是上限,機師可根據情況需要進行過載操作,加大引擎輸出。而過載操作本身具有很大的風險,對於自己座駕不夠了解的機師要麼沒法發揮機動戰士的最大輸出,要麼就是過渡使用損壞引擎而導致失去動力。

由此可見,基礎知識對於機師的重要性。

然而,就是這麼重要的基礎知識卻難倒了好幾位駕駛員,若要讓他們駕駛機動戰士衝鋒陷陣絕對沒問題,但要他們去背引數就要了老命。而最基本的幾項引數,比如引擎最大功率、最大過載、最大扭矩等等,這些都是必須牢記的引數,也是考核必考內容。

除了理論知識,其餘時間就是模擬器練習,鄒忌上尉主要傳授準機師們一些基礎性的操作,比如各種閃避機動、近戰武器使用及近身作戰的動作要領。

對於風宇來說,閃避機動他已經在之前自己摸索得差不多了,只是幾個難度較大的動作一時半會兒還沒法掌握。對他而言真正的難點在於近身作戰,畢竟在駕駛鐵球的期間,這是一片空白。

這個時候,庫巴諾伊便脫穎而出了,他天生就是為近戰而生,在同期準機師的模擬對戰中,他的近戰取得了壓倒性的全勝,被大家稱為“近身夢魘”。連鄒忌上尉都對他讚不絕口,提前給他定下了一個MW的位置,基本確保他成為機師,只要他理論知識成績不要差到不靠譜就行。

與之相對應的是雪莉,這位本期唯一的女性駕駛員是個天生的狙擊手,遠端射擊方面也是完爆其他準機師,也為自己早早預定了一個MR的位置。對於MR機師而言,近身作戰是不需要掌握的,因為MR機體本身就沒有配備任何近身武器,而是雙持遠端武器,和雙持近身武器的MW剛好是兩個極端,最怕被敵人近身。

新亞洲的MW一手合金軍刀、一手粒子光刀,唯一的遠端武器是肩部搭載的40mm高斯機槍。

&nm粒子束狙擊槍打機動戰士,一手120mm高斯炮動能武器打戰艦,肩部的40mm高斯機槍用來防止被近身,可謂移動炮臺。

至於重灌型MT,則是一手合金塔盾,一手合金戰斧,肩部也扛上了120mm高斯炮,擅長頂著對方的火力去攻堅,強襲敵軍戰艦。

最後就是泛用型的MA,武器配備講究平衡,適合當多面手,一手40mm粒子束步槍和鐵球一樣,另一手合金軍刀可近戰,肩部40mm高斯機槍雖然打戰艦有些勉強,但好歹是動能武器,可以穿透R粒子護罩攻擊戰艦的炮塔,協助MR和MT攻擊戰艦。

相比於特點鮮明的雪莉和庫巴諾伊,風宇在準機師當中算是比較中庸的,射擊不錯,有“重疊射擊”這個殺手鐧,但不夠頂尖;近戰也過得去,在十三名準機師中處於中上水平。算下來他的綜合成績是名列前茅,只是少了些旗幟鮮明的特點,被鄒忌上尉定位為MA機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