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這麼個大棚可比遷徙幾十萬災民簡單多了,哪怕是用這些半老不老的人和婦女,也不過是半天時間就建好了這座大棚的雛形,到時候只要伐好木頭做好支架,再把棉被鋪上去擋風遮雨,就算是準備完畢。
至於為什麼明明不需要陽光來升溫,還要製作這麼個朝陽的大棚,則是因為植物的生長需要大量日照。
弄好了頭一個大棚,剩下的就簡單了,只要告訴魏亮接下來怎麼做,他完全可以帶領著這群老人和婦女將一切都複製下來,而孫權,則在手下人的護送下又一次回到了嶽麓書院,等再看那群災民,正被魏武修帶領著以河為界,分成了四批人在不停勞作著。
頭一批,是整個災民群體中剩下的老弱和婦孺,這些人在拆除之前的窩棚,並將拆除下來的東西通通燒掉,免得有礙觀瞻;第二批,則在發木、準備木料,以免蓋房子的時候麻煩;第三批則是以河為界分別在兩邊挖地基;第四批,專門按照之前的規劃為這群人的地基設計位置與間距。
這時候就瞧出來災民中的特殊人群了,比如木匠幾乎都在林子裡忙活,泥瓦匠則在地基上奔走,普通農戶都成了被人使喚的小工,整個大型工地上是一片如火如荼。
此刻,吳景剛剛從長沙城裡回來,身後是數十輛牲口車,車上什麼東西都有,類似種子、鋸、錘子,包括農民用的鋤頭和犁。
孫權看過去的時候,竟然發現了許多自己沒要求吳景購買的物品,偏偏沒瞧見糧食那一刻,已經到了孫權身旁的吳景在馬上趕緊解釋道:“二公子,這多出來的東西可不是我買的,原本我想買點糧食,可伊籍他們說什麼也不賣,還言明荊州本就缺糧,以荊州糧養災民,豈非虧欠原長沙百姓這種話,你說說,多氣人?”
其實這麼說,倒也沒錯,如果說將這幾十萬災民所需要的糧食壓在長沙一城之上,真沒準會把整個長沙拖垮。
“我們還剩下多少錢?多少糧?”
“每日一粥的話,糧怕是還能吃五日,至於錢,有錢也沒用啊,咱們現在基本上跟臭狗屎差不多,別說是長沙,咱現在往哪靠,人家也不願意接待啊。二公子,這可和以前不一樣,以前您往哪偏,哪都得笑臉相迎,現在,是您不管出現在什麼地方,他們首先想起來的,是您身後這五十萬災民。”
聽到吳景的抱怨,孫權笑了,豎起三根手指說道:“給我一個月,只要一個月時間,我保證這五十萬人吃穿不愁。”
吳景聽完都沒敢期盼一個月後是個什麼結果,連忙問道:“那這一個月呢?”
“二公子!”
長沙城方向,一幫人走了過來,這些人竟然用四匹馬拉拽著一輛奇怪的馬車,馬車非常大,看起來像是三四個竹排並在一起,讓人懷疑這四匹馬就算是都被放在城上,依然可以留下很大一部分空間。最奇怪的是,這馬車中間竟然是鏤空的……
孫權回頭望著馬車笑道:“來了。”
“什麼來了?”
吳景還在問,那邊兩個木匠興奮的正在衝孫權招手,大喊道:“二公子,成了,東西成了!”
偌大的馬車趕到孫權近前時,這幾個人根本來不及介紹,蹲在地上開始拆卸,有給馬解繩套的(鞍目前在荊州只配戰馬),有給馬車拆軲轆的,等一切拆卸完畢,這幾個人將馬車軲轆綁在車上,原本的馬車瞬間變成了一個平臺,這軲轆看起來也比普通馬車大了不少。
木匠在孫權邊上說道:“二公子,這是為了讓您看清楚怎麼操作的,才這麼拆卸,否則等到了河邊再拆卸,順著水流往河裡一推就能浮起來。現在啊,您得叫些人來幫我們了,光憑我們幾個人可沒本事把這東西弄到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