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伊籍終於心甘情願的拱手施禮道:“主公既然以誠待我,籍定將竭盡全力。”
“主公,長沙所缺之器械,自然是去向荊州王睿借。”
“咱們進京討伐董卓,乃順應天道,王睿借便借得,不借,那荊州也可以不是他的!”
言語間,伊籍滿身殺氣,那意思,再明顯不過。
既然你志在天下,第一步就必須是拿下荊州。
可這荊州怎麼拿下?
平白無故的進攻,天下英雄肯定不幹,若是借討董之名與荊州王睿發生衝突,這由頭不就來了麼?王睿一死,荊州歸誰?
孫權看到這一幕,眼睛瞪得都不眨了,這歷史、這天道,還真不曾放過誰啊!
歷史上,王睿瞧不起行伍出身的孫堅,與其發生衝突,後被孫堅斬殺。孫堅順勢捲走了荊州錢糧,直奔京師,與袁術一起討伐董卓。這裡邊,王睿有沒有瞧不起孫堅而出言譏諷誰說得清?孫堅是什麼用意,誰又解釋得明白?
可惜,孫堅不是天之驕子,一場討董戰役打了兩年之久,回來的時候,荊州被劉表單騎拿下了。
氣人不?
多氣人!
至於孫堅到底有沒有和氏璧,和在荊州已經當上州牧,連討董之戰都沒參加的劉表有關係麼?你要真在乎國家,直奔長安繼續討伐董卓啊,在荊州待著,因為袁術的一封信就對孫堅下手?
這怎麼可能!
倒是孫堅,不光殺王睿殺的蹊蹺,連打完仗以後和劉表發生衝突發生的都蹊蹺。荊州原本只有你三郡,老老實實回去也就是了,在樊城打什麼?
如果不是劉表拿下了荊州氣煞孫堅,他跟劉表動什麼手?他連斷自己糧道袁術都沒動手,急著回荊州,怎麼會在樊城浪費時間?還不是你把本屬於孫堅的果子給摘了麼!
這一幕把孫權看的心驚肉跳,熟知史實的他太知道孫堅的命運了,孫堅要是不殺王睿,劉表就不可能入主荊州。劉表不入主荊州,就不會為了迅速拿下豪貴鞏固自己的權力和蔡氏一族聯姻,也自然沒有了和孫堅的戰鬥。這等於孫堅拐了個彎,親手把自己送進了地獄。
現在,孫權剛到長沙還沒等發力,孫策莫名其妙的改變了歷史遇到伊籍,結果伊籍被孫堅考校,出謀劃策要襲殺王睿拿下荊州,繞了個圈,最後這是還要把荊州便宜劉表啊。
孫權是真想將這一切都和孫堅說清楚,問題是,一直對自己不怎麼看好、只喜歡孫策的便宜老爹,能信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