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有些緊張地看著朱翊鈞,心裡揣測著。
作為內閣總理,他當然希望太原升為直隸州,直接歸內閣管轄。
太原煤鐵齊全,煤鐵產量不輸給灤州。
它最大的缺點就是不在海邊,運輸不便。所以大部分工廠都被開辦在灤州,太原只有一部分工廠,遠不及灤州。
就算如此,太原也是一塊大肥肉。
張居正現在算是看明白了,工業賺錢的能力比農業太強了。
自己苦哈哈地督促下面把秋糧夏稅繳足,揹負了無數的罵名,結果還不如人家上海灤州一年隨隨便便給戶部稅政司繳納的稅。
自此他的治政理念有了重大調整。
不是說農業不再重要,它依然是大明的根本,大明億萬百姓能不能吃飽飯,還得靠它。
只是張居正把強國富民的希望放在工業和商貿上,不再想著靠田賦來實現這些夢想。
太原是大明唯二的工業重地,內閣自然想把它歸為直管。
但是王崇古、王國光為首的晉籍官員,卻極力反對太原升直隸州,希望太原繼續留在山西。
張居正知道其中的原因。
京畿沒有灤州還有天津,還有秦皇島。江蘇沒有滬州還有蘇州、揚州。
山西要是沒有太原,還有個毛啊!
王崇古、王國光一是刑部尚書,一是戶部尚書,深受皇帝器重,其中王崇古曾經在東南剿倭,屬於根正苗紅的東南一脈。
兩人是自己的重要盟友,他們的意見,張居正必須重視。
朝堂上關於太原要不要升直隸州,來回爭論了大半年,灤州、上海升直隸州的事都被拖累耽誤。
現在也到了下決斷的時候。
只是張居正不好下這個決斷。
支援太原升直隸州,會得罪王崇古、王國光等晉籍盟友;不支援,會讓內閣上下失望。
你身為內閣總理,居然胳膊肘往外拐!
現在皇上來做這個決斷,不管是升還是不升,對於張居正都是一種解脫。
朱翊鈞一字一頓地說道:“太原不升直隸,繼續留在山西。”
張居正不由在心裡長舒一口氣。
雖然有些失落,但是從此不用再糾結了,也算是一件好事。
朱翊鈞繼續說,“山西的底子比河北和江蘇都要薄,太原升直隸州,對山西的經濟打擊是毀滅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