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萬曆朝中樞地方的官署。
完成一件任務,承辦部門必須寫一份詳細的正式總結報告,遞交給上級部門,上級部門審查後留檔,成為部門和部門主官評定政績的主要依據。
後來張居正把它跟考成法結合起來。
每年各部門會寫一份工作計劃,列出今年要做什麼事,計劃什麼時候做完,達到什麼成績。
然後年中和年終各寫一份半年工作和全年工作總結報告,跟年初的計劃報告一一對照,與年中和年終的財政審計,一併作為考成內容。
這幾套緊箍咒一下來,許多老官僚感覺是生不如死,每天上班就像是去上墳。
可是叫他們提前致仕退休,把位置讓給年輕人,不!
我還能再為大明奮鬥二十年。
皇上改了國朝初年的規矩,官吏又是俸祿又是津貼,逢年過節還有福利發,就算是九品小吏,也能讓一家四五口過得滋潤,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滋潤。
我怎麼捨得致仕退休呢?
一旦致仕退休,津貼馬上就沒了,只有八成俸祿,沒法再滋潤了!
這些大明官吏被拿捏住了,待遇給你提高到天壤之別,工作強度自然也拉高了幾個檔次。
再苦再累,你也得忍著,任勞任怨地給大明做牛做馬!
十二支蠟燭把室內照得明晃晃的。
南宮冶身為遊樂會的具體操辦人,腹中自有乾坤,揮毫疾書,只是有些資料怕搞錯,這才拿起資料翻閱核對一遍。
潘應龍處理公事。
南宮冶寫好的文稿,等積到五頁,他再放下公事拿起一起看,用鉛筆在上面修改批註。
沈永珍忙進忙出,時不時去各曹各部門拿資料,然後坐下來整理一遍,有時候還要拿起算盤,啪啦啪啦把資料上的數字算一遍。
數字核對正確,整理好的資料分門別類放好,一起碼在不同的竹編檔案筐,放到南宮冶的桌邊,再在不同的檔案筐上放上一張不大的紙,簡要地寫明下面的內容目錄。
沈永珍這次出去的有點久,半個小時,回來後手裡拿著一份報告,臉色有些難看。
走到潘應龍書案跟前,把報告遞過去。
“府尹,請看看這個。”
潘應龍抬起頭,狐疑地看了看沈永珍,接過那份報告。
剛看完一頁,潘應龍臉色一變。
看完後,他把這份報告狠狠摔在桌子上,鼻子呼呼地出粗氣,嘴裡破口大罵。
“老子入踏馬的,沒完沒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