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遊樂會主辦人,潘應龍照例在龍舟湖入口處接住了朱翊鈞一行人,再沿著奉宸司和勇衛營開闢的一條戒備森嚴的通道,恭送到正中間的看臺位置。
朱翊鈞照例坐在中間看臺最上方,下面是宗室和勳貴、外戚,按理說還應該有外藩使節。只是目前大明周圍沒有什麼正經外藩了,蒲甘、天竺、大食等來朝的外藩使節在上元節後也陸續回國。
所以今日一個外藩使節都沒有。
左邊是太后和皇后領銜的命婦看臺區,後宮嬪妃除了還在坐月子的順妃,以及有七個多月孕期的貴妃,其餘四位也都來了。
至於太妃、太皇太妃等嘉靖、隆慶皇帝的嬪妃們,也來了不少。
右邊是文武百官看臺區。
朱翊鈞出現在御座上,官民們一片歡呼,先整齊地對著他叉手長揖,然後高舉雙手三呼萬歲!
一身圓領朱羅十二紋章袞龍袍,頭戴翼善冠的朱翊鈞,站在御座前,微笑著揮手向周圍的軍民們示意。
“潘卿待會再忙,先陪朕說幾句。”朱翊鈞掀起衣襟坐了下來。
“是!”潘應龍老實地在御座下方站著。
“花壇和熱氣球條幅,朕看到了,太后和皇后也看到了,都很滿意。朕也知道,今年的遊樂會,比去年的規模要大,更熱鬧。
鳳梧,你有心了,辛苦了。”
“謝皇上。這是臣的職責和本分。”
“鳳梧,”朱翊鈞看著潘應龍,意味深長地說道:“光鮮亮麗,花團錦簇要做,但是除汙去垢、消滅蠅蟲也要做,還要做好。
光鮮亮麗只是錦上添花。那些角角落落的汙垢蠅蟲,才是百姓們徹身之痛。”
潘應龍心頭一動,知道心思深沉的皇上在點自己。
遊樂會倒賣商販牌子,燕子門安良行修齊廣,甚至還有南城拆除舊房的事,皇上其實都知道。
皇上知道了一直不出聲,並不意味著他容忍此事。這些瑣事肯定是交由百官們去處置。事事都要皇上親自出手,還養著這麼多官吏幹什麼?
潘應龍也知道,皇上也在用這些“瑣事”考驗著中樞和地方官員。
殺敵滅國是才幹,是政績。
消除地方積弊,打狼除蟲,讓百姓安居樂業也是才幹,也是政績。
“臣謹記皇上的教誨。”
“朕知道鳳梧政事繁雜,需要事事操心,有些事確實顧不上。可鳳梧你是順天府尹,是親民官。
知道什麼是親民官嗎?”
“臣懇請皇上教誨。”
“親民官就是把百姓的安居樂業放在第一位。再小的事,只要事關百姓,它就是頭等大事。
代天牧民的想法要改了,在朕的萬曆新朝,要代天撫民,代天安民。”
“臣謹記皇上的諄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