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跳過。
可是湖南、江蘇兩布政使,遼河、靜海兩巡撫,這四個職位選哪一個?
曾省吾和張學顏看上去猶豫不決。
張居正靜靜地觀察著,兩人臉上的遲疑難斷,一一映在他的眼裡。
這兩人是他看重的晚輩,也是繼承他政治理念的備選人。
這幾年,張居正感覺自己的身體在日夜操勞中,迅速地衰敗。尤其是痔漏,在日夜久坐下,變得更加嚴重,常常流血不止,有時候一天要換三四次內褲。
張居正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幾年,但他非常清楚,三到五年後,自己的身體會差到極致,症狀會完全爆發出來,皇上會免去自己內閣總理一職,退居憲議院,榮養身體。
不甘心啊,萬曆新政才剛剛走上正軌,千頭萬緒,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
自己一生的抱負,強國富民就在眼前,只需再努力幾年,就能看到完全不同的大明在自己手裡誕生。
怎麼能半路後退,做了逃兵呢?
張居正咬著牙堅持著,甚至不顧家人和張桐的勸說,拒絕去京師總醫院和太醫院診治。因為擔心自己的病情洩漏出去,被皇上知道了,肯定會叫自己休息。
自己怎麼能休息?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皇上這句話說得太好了,自己必須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在這千年之變局中,幫著皇上給大明換船。
打造一艘全新的大船,替換千瘡百孔的舊船,再轉舵駛上一條光明坦途。
可張居正生怕自己在中途突然就倒下,屆時自己的半生心血就付之東流。
因此他早早策劃,選定接班人,好在萬一情況下,接過張黨的大旗。
原本張居正最先選定的接班人是禮部尚書潘晟潘思明。
可惜他一直入不了皇上的法眼。
皇上認為潘思明才幹有餘,魄力不足,只適合做副手,不適合統領全面工作。
上次張居正舉薦潘晟為內閣左丞,皇上不同意。
無奈下退一步,舉薦為右丞,皇上還是不同意,只能繼續待在禮部尚書位置上。
讓張居正氣悶的是,自己看中的接班人潘晟,不僅皇上看不上,自己一黨的骨幹們對他也不服氣。
王崇古、王國光、方逢時就不用說了,根本不認他。
曾省吾、張學顏等人也不服氣。
潘晟不行,那選誰呢?
王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