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僅不受其它衙門影響和約束,上下級也儘可能少影響和約束。
比如按例,一般民事案件由縣司理院審理,從開始審理到結束,上級司理院不得干涉。只有等初級司理院審案完畢,上級司理院複審再加以審查複核。
大理寺是最高司理院,但它自上而下對地方各級司理院的管轄和影響,不是透過指令等行政手段,而是透過對案件的稽核,重大案件的最終裁定以及死刑核准來施加,確保鞫讞司法過程的獨立和公正。”
朱翊鈞點點頭,“海公的意思朕大致明白了。
司理院獨立出來,中央司理院以大理寺兼理,地方司理院從按察司分出來,與它再無瓜葛,各省三司和撫臺,嚴禁干涉,確保它獨立公正運作。”
“是的皇上。”
朱翊鈞點點頭,“嗯,當初成立司理院時,朕就想著把它單獨分列出來。只是那時律法官員不多,人手緊張,而且這是一個全新的官制,需要從無到有建立起來。
為了方便調集人手,儘快搭建它,朕思前想後,決定把司理院和都察院捏合在一起,想借著都察院和按察司的資源先把司理院的骨架搭建起來,時機成熟的時候再分列出去。
現在海公所言,確實到了該分家的時候了。”
既然皇上早就有這個心思,海瑞也就放心了。
“皇上聖明。依法治國,司理院是重要一環,正如皇上在其成立之時所言,它是大明律法最後的保障,重中之重,不容有失。
要想讓它成為大家都能承認的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平臺,必須足夠權威。司理院的權威來自何處,就在於中立公正。
不偏不倚方為中,堅持原則當為立;惟木從繩則正,律法為準繩。無私公平方可公。公平正直,乃理國第一要道。
只有堅持中立公正,日積月累,才能讓司理院的權威樹立起來。”
朱翊鈞欣然地點點頭:“海公是大明第一正臣,朕相信你能把司理院打造成中立公正的典範。
那都察院如何分制?”
“皇上,都察院御史聞風彈劾那一套可以禁止了。
它既然身負糾劾百官、維護官紀的衙門,就應該制定監察體系,如少府監那一套任職前背調,離職前審查,接受舉報調查,完全可以吸收過來。
以前總是說君子是有德之士,舉報是小人所為,不鼓勵舉報。可是百年下來,朝野上下一堆的偽君子,還不如那些真小人!
臣歷任多職,又撫蘇數年,深刻認識到,道德只能用於日常教育,讓百官們有羞恥之心,自覺之意。
但是要讓百官們不敢貪,還得靠嚴法重刑。
皇上仁德,體恤百官,厚俸重祿,還有額外津貼,中樞地方官員衣食無憂,皆有富餘。那國法更有理由嚴治他們。”
海瑞一臉威凜,說話時鬍鬚一翹一翹。
“都察院設中央監察廳,監察內閣六部諸寺、戎政府五軍都督府和總局,以及各省撫臺三司;地方繼續以按察司監察地方,以事查官。郡縣分監察局。
省郡縣各衙門官員任職前必須由按察司和監察局做背景調查,確保不能帶病上任。
離職前,不管是升遷、他調或致仕,必須做審查。該管部門的賬目要清、專案要明、政績要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