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可能!
肯定是在夏州修,還要在夏州鑄炮造炮。這玩意修整炮膛,還有其它各種用處,能幫你們解決不少問題。
放心了,這型號在灤州都過時了,只能鏜炮管,還有大的物件,鏜不了槍管。
何況我們有了更好的機床,能加工更好、精度更高、口徑更大.”
太府寺官吏及時收住了嘴,呵呵一笑,“差點說漏了嘴。放心好了,我大明科技日新月異,發展之快,我們業內人士看了都驚歎不已,你們更是匪夷所思。
這型號的鏜床,隆慶二年還是心肝寶貝,是大傢伙的眼珠子,到了萬曆二年就遭人嫌棄了。到如今更是落後兩三代了。
而且機床再好,沒有穩定輸出的動力,也是白瞎。
這鏜床,還有其它機床,必須搭配突擊二型小型蒸汽機,還有黑山三型動力傳遞箱,就是那邊六個木箱子,才能讓機床穩定地工作。
一個輸出強大動力,一個保證動力輸出均衡持續,缺一不可。
沒有這兩個玩意,這鏜床就算能鏜出花來也白搭,動不了。只是那兩樣東西,現在全大明也只有永平製造局集團下屬的靜安機器廠和永平第一齒輪廠能造出來。”
原來如此!
最重要、最關鍵的核心東西還在灤河呢!稍微一卡,這些國之重器全成了擺設,怕什麼!
放下心來的胡應麟和王士崧繼續清點。
因為三天後就要開船起航,所以有一半以上的貨物已經透過吊塔裝運上船隻,胡應麟和王士崧第二天跟著太府寺官吏,來到港口停泊位。
這裡屬於貨運碼頭區,異常繁忙。
十幾艘六百噸到一千噸的武裝商船,一字排開,十幾座吊塔在哨聲和旗幟的指揮下,轉動著長臂,上下著吊鉤,把一個個木箱或網在網兜裡,或捆碼在一起,從碼頭上的有軌平板貨車上吊起來,吊到船隻船艙入口,緩緩放下去。
“大頭魚號,就是這艘。”一位港務局官吏指著一艘七百五十噸的武裝商船說道。
胡應麟、王士崧和太府寺官吏聽到這個船名,實在無力吐槽。
港務局官吏呵呵笑道:“船名好笑吧,沒辦法。給海船取名的典故,你們梁督最清楚,海軍局可是他一手操持起來的。”
“梁督沒給我們說過這些,老哥,你給說說唄。”
“好,我們先上船,小心點,看著腳下。這挑板窄,一不小心就會掉下海去。”港務局官吏帶著三人上了挑板,在前面叮囑著。
“別的地方掉下海去,我們下去救你就是。這裡可就不行了。”
“老哥,這裡怎麼不行了?”
港務局官吏指著隨海浪輕輕晃動的“大頭魚”號船身,“你們看,這船隨著海浪會動的,有時候會蹭到停泊位的水泥邊。
雖然中間有草垛子緩衝,可要是大活人被它這麼一擠,撈上來就是一張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