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潘應龍期盼的神情,朱翊鈞笑了笑,開口道:“很簡單,放權給鄉村。”
“放權給鄉村?”
潘應龍不是很明白。
“鄉村不是很排外嗎?下派一個村長,他們十有八九非常不樂意。既然如此,那朕放權給他們,讓他們自個選村長。”
潘應龍似乎明白了,但還是沒完全明白。
“皇上,從村民鄉親們裡選出來的村長,是官嗎?”
“是村官,官府承認,但是不入吏部和吏曹名冊,只在縣府銓政局備案。
沒有官階,也不發俸祿。後面看情況,給予部分津貼。”
“皇上,這選出來的村長,主要負責什麼?”
“他是一村之長,協助納糧、宣傳法規和策令、調解糾紛、幫助村民、管理村裡公共事務、向鄉鎮公所和縣府反應村民要求和意見、協助完成其它行政事務.”
這麼多事?
潘應龍不由一愣。
比以前的糧長、里正、地保的事還要多,責任還要大,沒有俸祿只有部分津貼,按照皇上的脾性,肯定不會讓村長作威作福,成為豪強地霸。
純奉獻啊!
那誰想去當村長啊?
潘應龍小心地問出自己的疑惑:“皇上,村長責重事繁,恐怕不好當啊!”
“沒錯。
大明新制下的村長,事多責任大,報酬還不多,我們必須從其它方面給予補貼。
比如村長子女,優先享受義務教育;子女考取學校加分;招募士兵時子弟優先錄取;做滿多少年有醫療補助和退休補助.”
潘應龍一聽,這樣也不錯。
明面上沒有俸祿,但是這些種種補助也足以誘人。
優先享受義務教育。
現在義務教育還只在省會和富足的郡治裡實行。縣城裡還只是部分實行。村長的子女可以優先享受,這待遇就如其它官吏一般了。
現在大明進入工業革命,生產力大爆發,急缺有文化知識和技術的人才。接受六年到九年義務教育,出來去哪裡都能找到工作,衣食無憂。
招募士兵時子弟優先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