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在蒸汽機車的拽拉下,沿著鐵軌呼嘯向前。
朝陽在東方升起,萬丈金光照射過來,把這條鋼鐵長龍塗上一層金色,恍如一條金龍在京畿大地上游動。
長鳴的汽笛聲,轟隆的鐵輪聲,震動著西邊不遠的北京城。
在這一刻,列車彷彿是從北京城裡離巢而出的一條長龍,向廣泛的原野飛去。
張居正等一干資政坐在座位上,看著車窗外的景色向後飛馳。
廣安門、朝陽門,雄偉的城樓、連綿的城牆,遠遠的就像是屹立在另外一個世界。
火車圍著北京城東南角繞了一個半圓的大圈,在十八里橋一分為二。一條鐵路沿著北運河繼續向東南方向繼續前進。
另一條調頭向北。
火車沿著向北的鐵路前進。
到了高碑店,火車呼嘯著穿過一座大橋。
大家擠到車窗前,探著頭嚮往看去。
眾人看到自己乘坐的火車,在一座高三十幾米的鋼鐵大橋上飛馳。
這座大橋橫跨六十多米的河面,橋下有蜈蚣船來往。船上有人聞聲仰頭眺望,看著從橋上噴著濃煙、快馳而過的長長火車,目瞪口呆。
這是通惠河大橋!
我們從通惠河上方,飛馳而過!
楊金水領著一人走進車廂。
他三十多歲,穿著一身上下四個口袋的深藍色制服,戴著藍色圓沿帽,左臂有一塊臂章,上面寫著“鐵.京畿局”,左上口袋的上方縫著一塊布,最上面一行寫著“大明鐵路京畿局”,中間是“傅進友”,下面一行是“京鐵0001”。
又是制服!
張居正眉頭一挑。
自從皇上改良軍裝後,這種帶有軍事化的制服,連同工礦農牧商企業工服發展出來的新服裝,迅速在大明遍地開花。
許多人喜歡新服裝,它款式新穎,穿著美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非常便利。
讀書、耕地、做工,比此前老款式衣服要舒服方便得多。
還有許多人都喜歡穿制服,因為它代表某種權勢,穿上它,自己覺得腰桿直了不少。
於是許多官府部門、工商企業、民間組織,紛紛制定了自己的制服,就連殺豬的屠夫都穿著一身制服。
氾濫成災!
內閣和戎政府聯合下文,規定了穿制服的部門和單位,軍、警以及工礦農商企業經警和保衛部門才能穿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