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朕就是萬曆帝> 第一百六十七章 水太冷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六十七章 水太冷了! (1 / 5)

過了幾日,朱翊鈞把張四維的兩份奏章,《提請移風易俗行新文化除舊陋俗疏》和《再請建新文明以應新時代疏》明發,並在《皇明朝報》、《中國政報》、《順天政報》上刊登,並叫太常寺傳達旨意,各省政報必須以頭版刊登此兩疏。

朝野震驚,議論紛紛。

只是此時的朝野,與以往大不同。

幾經“修剪”,朝堂上堅持理學原旨教條,冥頑不化的臣工所剩無幾,陸續遞上的反對奏章,也沒有以前那麼大火氣。

地方上的名士大儒們,就算是議論紛紛,也只是在聚會時說一說,能在報紙上刊登出來的反對意見,幾乎沒有。

能刊登出來的,都是不法報紙,迅速被鎮撫司地方差遣局查封。

預熱了十幾天後,朱翊鈞對兩份奏章的批覆也下來了。

“移風易俗,迫在眉睫。著即日成立大明文化建設委員會,主管移風易俗,建設大明新文化。直屬內閣。任命禮部右侍郎、翰林院掌院學士張四維任主任,本兼各任不免.”

批覆公佈,朝野又是一片譁然。

大明第二個委員會居然成立了!

想想第一個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的權勢,眾人猛然醒悟,窩在翰林院的千年甲魚,居然翻了身?

此前門可羅雀的文廟,這幾日車水馬龍。來往的官員不是來拜孔聖人,而是來拜訪文化建設委員新任主任張四維。

攀攀關係,摸摸底細,詢問一下文化建設委員會,到底如何運作,手裡有什麼權柄!

接著西苑又傳下旨意,鴻臚寺正卿曾省吾出任通政使,執掌改制的通政司;順天府尹劉應節遷為鴻臚寺正卿,順天府少尹潘應龍署理順天府尹。

朝堂心裡有數了,紛爭月餘的通政使之爭,結束了。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時任翰林院編修的張居正因病請假回到原籍江陵。

曾省吾是承天府鍾祥縣人,被稱為楚北三俊之一,正準備到鄉試會試一試身手,聽聞隔壁名噪一時的江陵神童張叔大回鄉,馬上跑來拜訪,執師禮請教。

張居正見他恭敬有禮,又才藻富贍,便傾囊相授。還帶著曾省吾,一邊遊山玩水,一邊向湖廣的科試前輩們請教。

受益匪淺。

嘉靖三十四年湖廣鄉試,曾省吾一舉中試。接著又在嘉靖三十五年中丙辰科進士。

科場連捷,曾省吾對張居正感激不盡,視為恩師。

曾省吾中試後很快就出京歷練,巡按四川、浙江、福建等地,處理過川邊土司叛亂,參與過東南剿倭。

被四川巡撫黃光升、總督江浙事胡宗憲上疏保舉,說他“嫻將略,善治邊”、“蒞事精勤,多有建白”。

黃光升現在是御史中丞趙貞吉的助手,執掌都察院,還是新學扛把子李贄的同鄉,關係很好。

胡宗憲就不用說了,東南系的大佬。

曾省吾既是張居正的嫡系心腹,又與勢盛的蜀黨、新學和東南系都攀得上關係。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