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汝貞公也會步秋崖公、半洲公的後塵,萬萬沒有想到皇上以裕王世子身份橫空出世,眼花繚亂之際,統籌處成立,直接刨了東南海商們的根。
汝貞公統率的東南剿倭大軍,成了世宗皇帝跟東南海商們搶奪海外貿易利益的打手,也搖身一變成了世宗皇帝的心腹幹臣。
世事難料,此後的事情朝著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自己也跟著同僚們,以及萬千將士,踏上一條波瀾壯闊、氣象萬千的大道。
盧鏜看著東方冉冉升起的朝陽,看著這輪紅日把海天染成它的顏色,無比耀眼亮麗。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
何其幸哉!
我等能夠跟隨皇上,開天闢地,創造千古未有的新時代!
何其幸哉啊!
發須花白的盧鏜站在獵獵海風中,迎著朝陽,含著熱淚,高聲念道:“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我老了,新大明還正在少年!
那就讓我用東倭漫天的大火,為少年新大明,燒出一條煌煌大道來。讓我用東倭無邊無際的大火,讓大明周邊的藩屬不敢再狼子野心!
盧鏜率玄武水師和運送海軍陸戰軍以及火箭的運輸船隊,過員嶠島。
它本叫耽羅島,後來被改為方壺島。
後來南海探尋船隊發現炎東島以東三千里,有一大島,沿岸探尋四月未見其邊際,可能是一罕見之大島。
皇上信口就給它取名方壺島,還說以後它及其附屬的島嶼統叫方洲。
皇上金口玉言,那耽羅島才頂了方壺島之名沒幾年,只好改叫員嶠島。
不過此島一直在海軍掌控之下,為北海水師以及往來朝鮮東倭商船停靠歇息之處,島上是牧場,為海軍陸戰軍放牧良馬。
官庶軍民們知道它的人不多,叫耽羅、方壺還是員嶠島,沒人關心。
盧鏜率領水師大軍徑直來到對馬島,現在叫津島。
這裡是大明北海水師對東倭作戰的前敵指揮部,以及少府監對日商貿總代辦處。
盧鏜一到津島就召集各處官員開會。
唸完聖旨,盧鏜把聖諭收了起來,遞給身邊的副官。
“皇上的旨意讀完了,諸位說說,當如何遵行!”
水師將官義憤填膺地說道:“東倭狗賊叛服不定,反覆無常,實在是視我大明威嚴為無物。
皇上聖諭來得及時,吾等自然奮勇向前,嚴懲倭賊不殆!”
盧鏜揮揮手,轉頭問代辦處的官員:“我們在東倭三島的人,都撤回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