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中有十二個是鍊鐵高爐的煙囪,也就意味著十二個高爐在日夜不停地煉生鐵。
有兩個是動力車間的煙囪,那裡有四臺輸出馬力驚人的蒸汽機,為鋼鐵廠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還有一個是燒熱水的煙囪。
短袖陸軍夏軍裝,頭戴安全帽的朱翊鈞,和張居正一行人先參觀鍊鐵車間。
這裡就像傳說中的火焰山,隔得老遠就感受到熱氣撲面而來,把你緊緊包裹。
一條條傳輸帶,把粉碎好的鐵礦石,從遠處傳送過來,投進熔爐裡。
灤州鋼鐵廠廠長劉建平,在旁邊介紹道:“皇上,張相,諸位上官,這些鐵礦石是從北邊的遵化、遷安採出來,順著灤河運下來的。
煤是我們自己採的,還有開平煤礦那邊運了一部分過來,先煉成焦煤,再運到爐子裡點燃使用。”
朱翊鈞問道:“遵化、遷安的鐵礦石,品質可好?”
“回稟皇上,還行。但是比起天竺運過來的鐵礦石,還是差了點。只是天竺那邊的鐵礦石,有一船沒一船的,一點都不穩定。”
朱翊鈞點點頭:“天竺鐵礦石能煉出烏茲鋼來,品質確實好。同安伯俞大猷正在打通天竺的海路,相信用不了多久,來自天竺的鐵礦石,會一船又一船地源源不斷運過來。”
張學顏忍不住問道:“皇上,遵化、遷安有鐵礦,我們為何要捨近求遠,運天竺的鐵礦石回來用?”
“張長史,因為天竺鐵礦石品質好。”劉建平答道。
“不,不止這麼一個原因。”朱翊鈞掃了一眼,指著隨從裡的楊金水說道,“金水,你給大家說說,其中的關竅。”
“遵旨。”楊金水拱手應道,“皇上,張相,張長史,諸位同僚。劉廠長剛才說的天竺鐵礦石品質好,是重要原因之一。
站在他的立場上,礦石品質好,煉出的鋼鐵品質也好,當然願意用天竺的鐵礦石,無可厚非。
不過站在少府監,站在大明商貿往來的層面上來看,還是不夠的。”
眾人都轉頭看著他,安靜地聽著這位少府監太監,號稱大明第一點金手,被工商界稱為財神的楊金水,娓娓講述著。
“我大明的絲綢、瓷器、茶葉、玻璃器皿等貨品,在天竺十分暢銷,賣得也極貴。但是天竺除了金銀珠寶,只剩下棉花和糧食。
棉花可以運回上海紡織棉布,糧食可運不可運,畢竟南海地區的糧食,已經讓東南的糧價下跌了四分之一。
因此,能從天竺販回大明的東西不多,往來貿易十分不平衡。我們拿著那堆金銀珠寶,不能當飯吃,不能當衣穿,在實業經濟用處不大。
如此不平衡的往來貿易,長期是不行的。我們必須從天竺運回實實在在的東西來,來提升我們的工商實業。
天竺的鐵礦石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項。”
楊金水頓了頓,繼續說道:“天竺鐵礦石從萬里之外海運回來,其實細算成本,比遵化、遷安的鐵礦石要便宜。”
眾人一片譁然。
萬里之外運來的鐵礦石,怎麼會比一兩百里外的鐵礦石還要便宜?
張居正先是疑惑不解,猛然間靈光一閃,領悟到了。
“楊公公說得沒錯。細算成本,遵化遷安的鐵礦石,真的不比萬里之外的天竺鐵礦石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