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家看到的是一根菸囪,十來米高,突突地冒著黑煙。
旁邊紅磚房裡是一口鍋爐,兩位工人光著膀子,汗流浹背地往爐膛裡剷煤進去,熊熊的火焰噴著熱氣,隔著老遠就能感受到。
鍋爐房旁邊的房間裡,對擺著兩個鐵鑄厚壁圓筒氣缸,呲呲地漏著蒸汽出來。
一根光滑的圓杆在氣缸之間左右往復運動。氣缸旁邊是冷疑器和氣泵,中間還有單向氣閥門,用來調節蒸汽大小。
往復運動的圓杆套著一根長杆,長杆拉著一根“蹺蹺板”。
粗壯的蹺蹺板安在鐵架子上,左邊高,右邊就低;左邊低,右邊就高,蹺蹺板那一頭連著一根鐵製連桿,轉動著一個轉盤。
轉盤帶動一組齒輪,驅動著一個大飛輪,鐵製大飛輪足足有五六米高。
飛輪轉動,連線著一根鐵圓杆,鐵圓杆在橫臥在地面上的一個大圓筒裡來回做活塞運動,往前一拉,圓筒那一邊有一根成人手臂粗的管口,噗噗地噴水出來,從一邊的水溝裡流走。
開平煤業公司技術科科長兼總工程師梁佑平在一旁介紹道:“皇上,張相,諸位上官,這是隆平三式蒸汽機,欽天監研製的,十分厲害。
這臺機器,一分鐘可以在這個水泵裡,”梁佑平指著那個橫臥的大圓筒說道,“往來二十四次,每拉一次,可以把六十升水,從六十多米深的礦井裡吸出來。
有了它,我們的礦井不用擔心會被水淹了。”
他繼續介紹道:“開平到灤州的煤礦,煤層厚,埋得淺,容易開採,煤質也好,尤其是煉製成鍊鋼的焦煤,最好不過。
但是它也有個毛病,下面地質有點複雜,尤其是含水層多,一下挖十米,煤井就開始滲水。要是沒有這臺蒸汽機抽水機,我們真不可能挖這麼深,每天出煤這麼多”
“這口煤井每天出煤多少?”張居正問道。
“回張相的話,一號井去年出煤四十萬噸,合計每天出煤一千一百噸。今年到目前已經出煤四十萬噸,超過去年。預計今年可出煤六十萬噸。”
“六十萬噸?”張居正有點暈。
他知道一噸等於一千千克,也叫一千公斤,略等於一點六斤。
六十萬噸,等於多少斤啊?
張居正一時算不出來,他只知道,京師西山以前有產煤,一年可出三四十萬斤,礦主因此大富。
三四十萬斤,合計多少噸?
數字不大,張居正在心裡默算了一下,大概估計三百噸吧。
三百噸,六十萬噸,天壤之別!
難怪灤州煤從三四百里外運來,賣得比西山煤還要便宜一半,硬生生把西山煤礦擠兌得關門倒閉。
從嘉靖年間開始,朝廷和順天府多次下令嚴禁西山偷挖煤。可是財帛動人心,總有勳貴外戚會悄悄叫人開採,屢禁不止。
現在不用官府查封,灤州便宜煤直接把它幹倒閉了。
經濟問題用經濟手段,我又悟到了。
朱翊鈞在一旁說道:“你們大量採用機械裝置,不止這麼一個蒸汽機抽水機吧。”
陳慶安和梁佑平連忙答道:“皇上英明,請皇上和諸位這邊走。”
走的路,全是黑撲撲的;帶起的風都是黑色。路邊的房子是黑撲撲的,樹是黑撲撲的,就連往來的人也是灰撲撲的。
兩道鐵軌鋪在黑撲撲的路上,三節四米長,兩米寬的敞口車廂,在鐵軌上嘎嘎地行走著,速度不快,但走得很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