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舊式軍禮,其實也不舊。嘉靖四十三年,戚繼光被調到京營練兵,由當時還是裕王世子的朱翊鈞制定的。
過道牆壁全是離地一人多高的窗戶,裝有玻璃,亮光照進會堂裡。
每隔一段距離,有一扇門,通向裡面的會堂。門都關著,聽到楊金水在裡面大聲講話。
“皇上要來.皇上有口諭,不必行跪拜禮,大家高叉手做長揖就好.然後熱烈地鼓掌.”
走到過道盡頭是後廳,裡面有些暗,也站滿了勇衛營官兵和奉宸司軍校。
跟在朱翊鈞身後,繞了兩個彎,看到前面是前臺,楊金水站在臺上。
他身後是一排座椅,最前面是一張最寬的扶手椅,椅面上加了一張團龍錦繡蒲團。
後面是一張座椅,落後一步,再後面一步是一排座椅,總共十二張椅子。
在臺下,密密麻麻坐了上千人。
他們坐在一長排的椅子上,每張椅子都跟左右連在一起,有扶手相隔。
前後間隔不寬,坐下來放膝蓋略有餘。左右中間各有一條直過道,一直通到前廳的那兩道門。
中間有三排橫過道,各連左右兩扇門,通左右過道。
張居正和張學顏對視一眼,沒錯了,這建築的圖紙,就是皇上畫的簡圖,然後工部營造所的畫師和工匠們完善齊全。
朱翊鈞轉過頭看了張居正和張學顏一眼。
張師傅,張長史,跟上啊。
朱翊鈞一出現在前臺,上千人齊刷刷地高叉手長揖,“拜見皇上陛下。”
“免禮!”朱翊鈞和氣地笑了笑,揮了揮,朗聲答道,“這次隨朕前來看望大家的,還有內閣總理張相,大家歡迎他。”
看著朱翊鈞這自來熟的樣子,連泰山崩於前都不會變色的楊金水都一時愣住了,但他反應很快,連連給臺下的吳廠長、管事和工人公會理事們做手勢。
鼓掌,熱烈地鼓掌!
皇上口諭把禮儀簡減,拜見皇上是高叉手長揖,內閣總理就不能享受這樣的待遇。
君臣都一樣的待遇,皇上至尊地位怎麼體現啊?
會堂裡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朱翊鈞對著後臺左使勁揮揮手,示意張居正趕緊出來。
張居正看著朱翊鈞的手勢,下意識地走出後臺,猛地發現上千雙眼睛直勾勾地看著自己,雷鳴般的掌聲如潮水一般向自己撲來,迅速淹沒自己。
見多識廣的張居正在這一刻,腦子是嗡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