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和要塞裡還有三千多陸軍,有不少火槍和火炮。尤其是左岬角要塞的炮臺,扼守著果阿港出入口,阿拉伯船隊不敢輕易衝進去,派出使者找葡萄牙人談判。
具體談了什麼,不得而知,反正他們兩艘船出來的時候,還風平浪靜,沒有打起來。
“有多少船?”
俞大猷漫不經心地問起阿拉伯船隊的實力,多少艘船,大船有多少,小船有多少,各種型別的船有多少,大概有多少水手,有多少火炮,問得十分詳細。
幸虧兩位船長和兩位管事,非常熟悉這片海面上阿拉伯勢力的船隻,大概多少艘船,目數了一下,大約三百多艘。
大船多少,小船多少,全靠估算。
然後各種船型是怎麼樣,能搭載多少水手,能裝多少火炮,他們心裡有數,信口就能說出來。
旁邊執筆的參謀官忙碌不休,把所有的情報一一記下。
“這阿拉伯船隊,全是你們朝廷的經制水師?”
“朝廷的經制水師?”
四人愣了一下,聽通譯解釋了一番,這才恍然大悟。
是不是奧斯曼蘇丹的海軍?
不是的!
四人七嘴八舌地解釋著,奧斯曼蘇丹國的統治核心區在小亞細亞,以敘利亞、埃及等東地中海地區。
奧斯曼蘇丹國的海軍,也就是經制水師大部分部署在東地中海。紅海有一部分,但輕易不出亞丁灣,出來容易遭打。
至於阿曼和阿拉伯地區,包括巴士拉的兩河流域南部地區,因為被征服沒多久,名義上有總督,實際上還是由當地的部落酋長統治著。
所以在這一地區,沒有奧斯曼的海軍。
尤其是一五五四年阿曼灣海戰,奧斯曼紅海艦隊被葡萄牙人擊敗,徹底放棄了從亞丁到阿曼再到波斯灣和印度西海岸這一廣袤海域的制海權。
聽完四人的解釋,俞大猷又問道:“那果阿港外的阿拉伯船隊是商船隊還是海盜船隊?”
是啊,商船就應該老老實實做生意,那有趁著人家艦隊不在家,組團打上門去的?
這是正經商船隊嗎?
不是商船隊,那就是海盜船隊了!
船長甲乙,管事丙丁對視一眼。
這事還真不好解釋。
自從奧斯曼海軍放棄制海權後,阿曼到波斯灣再到印度西海岸這一廣袤海域的制海權,名義上歸了葡萄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