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鈞提醒了張居正一句:“張師傅,海公奏章朕會盡快批覆。內閣後續跟進的細則,儘快定下。過段日子,張師傅和朕,還要東巡灤州。”
“遵旨。”
趙貞吉在一旁說道:“皇上,海公在蘇州會審,說明司法改革初見成效,臣懇請,趁熱打鐵,進一步進行司法改革,吸取此前改革的經驗教訓,完善機構和相應法制。”
“趙師傅,你說!”
“臣懇請復御史臺,分轄都察院和司理院,直管大理寺。都察院繼續掌監察糾劾,司理院慎法審判,大理寺繼掌慎法複核。”
趙貞吉說復御史臺,因為太祖皇帝在國朝初立時,以中書省理政,大都督府掌軍,御史臺監察糾劾。
後來才廢中書省和左右丞相,分大都督府為五軍都督府,改御史臺為都察院。
朱翊鈞點點頭,“趙師傅此言大善。應該改,也必須改。中樞改了,地方也改一改。以後各省布政司公文直呈內閣,按察司直呈御史臺,兵備司直呈戎政府。”
好傢伙,中樞和地方三司職責分明,三條線清清楚楚的。
張居正心頭一跳,連忙問道:“皇上,那督撫呢?”
朱翊鈞看了他一眼,斬釘截鐵地說道:“各總督和巡撫的奏章直遞資政局和司禮監!”
胡宗憲四人對視一眼,齊聲道:“臣遵旨!”
朱翊鈞拿起海瑞的奏章,說道:“海公想必到了華亭,主持徐家的抄沒和清點。聽說徐階叫長孫徐元春,連夜趕回華亭,火急火燎地買田置地,歸於徐家宗祠,以為族中義田。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這樣吧,金水。”
“奴婢在。”
“內庫出筆錢,給徐族義田買五百畝水田。張師傅。”
“臣在。”
“你牽頭,帶著你們這些做學生的湊些錢,給恩師的族中義田也買些水田。”
“臣遵旨!”
李春這時在外面稟告道。
“皇上,緊急軍報。”
朱翊鈞一愣。
誰不長眼,湊過來找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