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朕就是萬曆帝> 第四十九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九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 (1 / 5)

炎海巡甲十六號的水手們七手八腳地把兩個箱子一樣的武器,搬到甲板上特製的發射架上。

沒錯,這就是隆慶二式火箭彈,四聯發海軍版。

特點是推進藥減少,射程減少到兩公里。

彈頭部分外殼陶瓷,裡面只裝了一斤的火藥,比陸軍版的少多了。

卻裝了四十五斤火油,大號燃燒彈。

彈頭頂部還有一根三稜長錐,不是為了破甲,而是為了釘上船體。

海軍版火箭彈威力不靠爆炸,靠的是迅猛地燃燒,炸不死你,燒死你。

現在的黑火藥,想把一艘帆船炸燬,要麼量足夠大,要麼炸對位置,都不容易。

想燒燬一艘帆船,簡直太容易了。

明國的火箭彈,最基礎的原型是“出水火龍”。

竹製的兩級火箭,射程不詳,準頭隨緣,主打一個各安天命。

後來朱翊鈞對其進行了改進,技術源頭來自於他曾經在網上鍵政時瞭解過的康格里夫火箭炮。

康格里夫火箭曾經是英軍武器庫裡的當家花旦。

第一次亮相,就用於拿破崙戰爭。

1807年,英國海軍向丹麥哥本哈根發射了兩萬五千枚康格里夫火箭,把這座北歐名城付之一炬。

據某位軍官的書信記載,1813年的萊比錫戰役時,康格里夫火箭把拿皇的法軍打得像螞蟻一樣四處逃竄。

1814年,英美戰爭中,康格里夫火箭攻擊了巴爾的摩附近的麥克亨利要塞。

大發神威的場面激發了美國詩人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的靈感,在他的詩篇《星條旗》中寫下了“火箭的紅光閃耀”。

而《星條旗》後來成了美國國歌歌詞。

第一次鴉片戰爭,康格里夫火箭隨著英軍在廣州、舟山、南京等地大發神威,大敗清軍。

這麼厲害的康格里夫火箭是怎麼發明的?

英軍在十七和十八世紀征服印度時,被印度土王用中國學來的火箭打得焦頭爛額。

善於學習的英軍把繳獲的印度火箭運回國,引起了武爾威治兵工廠的炮兵上校威廉.康格里夫的極大興趣,加以改進,在1805年研製出威力更大,有點準頭的康格里夫火箭。

朱翊鈞出手,肯定不凡。

明軍的火箭彈幾經改進,嘉靖四十六式火箭彈可以說是康格里夫型火箭,或者是長杆大號二踢腿式火箭彈的極致。

到了隆慶二式,就開始走上真正火箭彈的道路。

長圓筒的彈身分推進部和彈頭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