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美和宋藥師對視一眼,繼續互相介紹。
“在下是燕北都司指揮部參謀處二級參謀官。”
“在下是飛熊軍甲寅團統領。現在我們團是燕北都司所轄灤河左師前衛團。”
胡宗美忍不住上下打量著宋藥師,五官俊朗,就是面板有點黑。紅底肩章上兩條黃橫線,綴著兩顆四角星。
宣武校尉。
比自己一條橫線綴著三顆三角星的忠武副尉要高出兩階。
這個宋藥師,長得比自己帥,看上去比自己要年輕,軍階還比自己還要高,還是一團之長。
是故意來我面前炫耀的嗎?
想到他說自己隸屬飛熊軍,胡宗美心裡有數了。
“在下就讀於國子監,後參加隆慶三年招錄考試卓優,入兵部觀政,被舉薦入西山軍官學院就讀三個月,被分到這裡來了。”
聽到胡宗美坦蕩地自報來路,宋藥師也不藏著掖著。
“在下就讀於龍華書院,也就是現在的龍華公學。嘉靖四十五年投至湯克寬將軍麾下,一直在東南清剿山賊海盜餘孽。
隆慶元年被舉薦入讀西山軍官學院步兵科,隆慶二年回到飛熊軍。”
胡宗美說道:“聽聞飛熊軍是戚帥編練剿倭主力軍之一,裡面人才濟濟,名將輩出。”
“哈哈,子契兄說得沒錯。戚帥最先以義烏礦工編練新兵。後來胡公主持東南剿倭,擴編新軍,在東南、兩淮、山東遍招青壯入伍。
當時我們龍華書院和象山書院有四五百學子陸續入伍。後來戚帥與胡公被皇上北調,在京營編練九邊邊軍。
東南剿倭主力軍分別被編為龍驤、虎賁、飛熊三軍。龍驤、虎賁被北調,充入九邊。飛熊一直在東南,從福建打到江西,又從江西打到廣東。
隆慶二年,又擴編出豹韜、鷹揚兩軍,其中鷹揚和飛熊軍被北調,豹韜軍跟著湯將軍去了湖廣。”
胡宗美眼睛裡抑不住仰慕之情,問道:“揭諦兄在飛熊軍歷練多年,肯定立下赫赫戰功。”
宋藥師爽朗地一笑,“我是運氣好。先是給湯將軍做了一年親兵副官,而後單獨領兵,在福建江西剿賊時,誅殺過十幾名匪首,攻破過四處山寨,立下過微薄軍功。
終究還是佔了讀過書的好處,被一路舉薦,最後進了西山學院學習。子契兄,我看你對史書上所載的兵家之言,很有研究啊。”
胡宗美也爽朗地一笑:“我從小就好讀兵書、史書和地理志。家裡叫我治經義,備科舉,我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後只考了個舉人,能應付就是了。
進士是萬萬不能再考了,打死也考不上,於是只好去讀國子監。”
宋藥師感同身受,“在下自小愛讀雜書,好舞槍弄棒。四書五經,看到就腦殼痛。幸好兩位兄長,一位考了舉人,出仕做官。一位考了秀才,幫著家裡料理家業。
家嚴也就懶得管我,任由我翻江倒海了。”
說到這裡,宋藥師說道:“在下吳縣商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