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叫做搏一搏,御史變學士!
沒法子,師門靠不住,還得靠自己!
楊四知的座師陳以勤勤勉任事,不結黨不攬權,師生之情淡如水。
陳以勤出自四川。
他所屬的蜀黨在朝中勢力,不要說跟太子黨、浙黨、晉黨、楚黨比,就連隨著嚴嵩倒臺而敗落的江西黨都不如。
跟它比一比的只有陝黨和粵黨。
陳以勤名聲大好,可是他下面的門生們就難受了,只想方設法,自謀出路。
大家熙熙攘攘地往金水橋走去,開始有些大佬跟楊四知打招呼。
當然了這些大佬是楊四知心目中的大佬。
徐階、高拱之流,在楊四知心目中是巨佬。
丁士美拱著手對楊四知說道:“五良兄為天理公道挺身而出,吾等敬佩不已!”
楊四知目光一閃,心緒激動,狀元公都在敬佩我。
隨即一想,狀元公又如何?
蹉跎了十來年的狀元公,就是個屁!
這次早朝上疏,我把名聲一刷,說不得就竄到他前面去了。
楊四知矜持地拱拱手作為回禮。
沈鯉、許國等嘉靖四十四年的進士們從旁邊走過,目光復雜地看著楊四知。
出名要趁早!
自己還沒怎麼出名,這些晚輩們就開始虎視眈眈從後面逼近,再不努力,這些晚輩就要竄到自己前頭去了!
張翀、趙錦等徐門四傑從他身邊走過,趙錦拱拱手:“佩服,佩服!”
楊四知的頭仰得更高了。
申時行、王錫爵、餘有丁,壬戌科三甲聯袂走過來,對著同科的楊四知拱拱手,卻沒有出聲。
嗯,前三甲有什麼了不起的,我一定要超越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