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天下,恐怕只有鈞兒最傷心。嗯,還有嶺南那頭倔驢。朕讀過他的《治安疏》,非赤忱之心,寫不出這樣的文字來.”
“皇爺爺,你說這些幹什麼,惹得人家又要哭了。”朱翊鈞撒起了無賴,“你自己說的,鈞兒,你以後是大明天子,要堅毅,天下群情洶湧也不可奪你志。
現在卻被你把眼淚水給勾出來了。”
嘉靖帝哈哈大笑,眼角里泛著淚光,“朕心滿意足了。清苦了半輩子,有鈞兒陪我這幾年;朕前半生,說是譭譽參半,實際罵的人多。
幸好鈞兒力挽狂瀾,保住了胡宗憲,繼續東南剿倭,還嘉靖搗巢,炮擊薩摩,好。香河大捷,柳河大捷,翻雲覆雨間與俺答汗和談,然後逼反了辛愛,趁勢掃蕩了喀喇沁部,斬殺辛愛,築灤河興化、豐寧、承德三城,有重開開平衛之勢。
宣宗皇帝沒做到的事,朕做到了。上了天庭,朕倒也不怯去見二祖,也不怕去見堂兄武宗皇帝。
朕自己沒本事,可孫兒有本事,幫朕掙回了臉面!哈哈,你們能奈我何!”
嘉靖帝滄桑又略帶點嘶啞的聲音,輕輕地飛出清心閣,在周圍的樹蔭上跳動,像風兒一樣,掠過黃瓦、綠樹、碧水,然後消散不見。
戶部侍郎銜太僕寺卿王國光在統籌局觀摩核銷清賬,已經四天了。
這四天裡,他是大開眼界。
聞訊趕來,一起觀摩的張居正,也是大開眼界。
相對王國光默默地消化這些令人驚訝的經驗,張居正就像一位勤奮好學的好學生,問個不停。
“為什麼督辦處要先提出預算?”
“提出預算最大的目的就是知道這場仗的錢糧從哪裡來,做到心中有數。”趙貞吉捋著鬍鬚,如同一位好先生,耐心地解答,“喀喇沁部之戰,預算兩百二十九萬兩銀子。
來路也都算好了,薊遼鎮日常軍費四十九萬兩,督辦處特撥費用七十五萬兩,統籌局捐助六十五萬兩,內庫撥二十萬兩,還有二十萬兩銀子的缺口,督辦處就透過統籌局,向恆源泰等北方商號,發放了二十萬兩銀子的債券。”
“債券?”
“對,這是太孫殿下給出的主意。就是統籌局擔保,除了本錢還有一定比額的利息,用打勝仗後的戰利品來償還。”
還能這麼搞?
張居正毫不避諱地問了一句:“要是打敗了?”
“做生意有風險!打敗了肯定就沒得還了。下次督辦處再想發行債券來籌錢,利息就得加高,人家才願意買債券,借錢給你打仗。這也逼得督辦處,以後要多打勝仗。”
“那這債券還上了嗎?”
“肯定還上了。大軍繳獲的牛羊馬匹那麼多,隨便一賣,都不止這個數。督辦處按照市價,從戰利品裡調撥牛羊出來,本息足額還給恆源泰等購買債券的商號,他們一轉手,賺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