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朕就是萬曆帝>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來就查賬的張巡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來就查賬的張巡撫 (2 / 3)

馬驛是六十到八十里,水驛是一百到一百二十里。

急遞鋪起源於前宋,那時叫“急腳遞”。

國朝繼承了這一制度,並將其發揚光大。

“急遞鋪,凡十里設一鋪”,專門用來投遞軍情政令等急件。

張居正知道,實際中限於地形因素,並非如整齊此劃一,八里鋪、二十里鋪甚至三十里鋪,各地都有。

遞運所是國朝首創,其實就是把前元驛站中的牛、騾、驢、駝等幾種站單獨析出而設。

國朝廢除了前宋的轉運司,所以地方沒有統一的遞運部門,所有的解運都是以州縣為單位分開遞運。

國朝初年,以各地衛所的駐軍來運送。

後來太祖皇帝發現這樣容易影響地方戍軍的戰鬥力,所以單獨設立了遞運所,每個城池一處。

王徐寨驛站劉驛丞肥頭大耳,看樣子過得挺滋潤的。

幾位驛卒一水的黑瘦乾枯,就跟熬乾的乾柴一樣。

張居正問話,劉驛丞的答話很得體,迎來送往得多了,頗有見識。

其餘驛卒就膽怯懦弱,結結巴巴,含含糊糊,不知道說些什麼。

張居正知道,國朝所有驛站名義上都歸兵馬車駕司,但實際上“支直於府若州縣,而籍其出入”。

也就是驛站官吏都被甩給所在府縣,費用支出也由府縣承擔。

國朝的財稅制度稀爛,驛站所有的費用,朝廷根本不管。

頂雷的地方官府怎麼辦?只好加以攤派。

然後就是一筆糊塗賬。

張居正問了十幾句話,把驛站的情況摸了一遍,說道:“劉驛丞,把驛驗簿子拿來。”

劉驛丞一愣,難道巡撫老爺要查賬?

查賬他也不怕!

大明急遞鋪只管送急信,遞運所只管解運貨物,只有水馬驛有接待往來行人的職能。

但水馬驛也不是阿貓阿狗能住的,你必須有兵部車駕司頌發的驛符,上面寫明你的身份,要去哪裡幹什麼,經過哪裡等資訊。

然後拿著這個驛符,一路住驛站,包吃包住。

驛驗簿子就是驛站驛丞驗過驛符無誤,登記在冊,註明住了幾天,吃了幾餐,用了錢糧幾何,需要去跟縣州官府報賬的。

劉驛丞吃得這麼肥潤,從來不在驛驗簿子上造假,只是摻水而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