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朕就是萬曆帝> 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 (1 / 3)

“無妨!”盧相欣然答道,“吳淞船廠,嘉靖四十一年年底開始,奉太孫殿下密令,仿造佛郎機人的海船,嗯,叫什麼卡瑞克帆船。

仿製出六艘四千料的卡瑞克帆船,載著十幾位老船匠,二十幾位老船首,從南到北,又從北到南航行了一段時間,有說好的,有說不好的。

後來太孫殿下又給了一份圖紙,叫什麼蓋倫帆船,說是卡瑞克帆船的改進,不過大家都管它叫世子帆船。

吳淞船廠又仿造了兩艘六千料世子帆船,如例出海航行。這一次船匠和船首們大多數都說好,說這艘船最適合遠洋航行,一口氣從廣州跑到東倭平戶港,輕而易舉。

善海戰的武官們坐著世子帆船航行一段時候後,說此船高大,龍骨結實,造船經驗積累好,造一萬料以上都可以,裝載二十四斤、三十二斤的重炮,幾十門都可以。”

薛易、陳科言等人聽得津津有味。

“經過老船匠,老船首,以及水師武官老水手們合議,最後議定,卡瑞克帆船雞肋,有優勢,但是優勢明顯不如世子帆船。世子帆船配上重炮,是國之重器,有滅國摧城之威。用在靖海剿賊上,有些大材小用。

而且大明海域,從北海到東海再到南海,水文複雜,風向多變,世子帆船用起來就很吃力。於是吳淞船廠的船匠們,就吸收了世子帆船、卡瑞克帆船以及廣船、福船的優點,建造出這款新船,叫吳淞船。

三桅或兩桅,主帆用硬蓬帆,船首加斜桅杆,可掛三角帆。操作簡單,可逆風行駛,順風時張三角帆,可提高航速。

採用世子帆船的龍骨和肋骨結構,肋骨較密,內外都有舷板。

主要船艙用福船的水密隔艙。船體修長,船首如世子帆船尖銳。船底渾圓,可抗風浪。艉樓結構用福船方式。船舵用世子帆船的舵架,開孔,可提高船速。兩桅船用舵杆,三桅或五千料以上海船,用舵輪

吳淞船一般為兩桅四千料,三桅五千、六千和八千料四種。兩桅四千料,可順利航行在珠江西江水面。三桅五千、六千料船,可入長江,逆行到南京一帶.

種種優點,各大海商都紛紛下單建造吳淞船。不過按照我大明新定條例,這種海船建造,必須報備市舶分局,拿到藍印花押紙。所以這吳淞船,也叫藍印船。

目前大明能造吳淞船的有吳淞船廠,每年能造三百艘。寧波船廠,一年能造一百八十餘艘。泉州船廠,一年能造一百餘艘。廣州船廠,一年能造兩百餘艘。

現在大沽、樂亭船廠也開始建造吳淞船,但出產暫時不多。”

薛易突然問了一句:“那世子帆船呢?”

“世子帆船是國之重器,太孫殿下傳令,把寧波、泉州、廣州等能工巧匠,聚集在吳淞、和開平樂亭新船廠,現在能造世子帆船的,只有吳淞和樂亭兩個船廠了。

海軍局聽說要在金州也開一個新軍港以及新船廠,只是那邊還太荒涼,暫時只是規劃。”

“原來如此。”

眾人看著繁忙的威海港,看著遠處海天一色,一時間心緒澎湃。

他們隱約預感,大明在太孫殿下的帶領下,正把目光投往東邊和南邊,投向更遠的地方,而他們,可能是大明第一批看向大海更遠處的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